中新社南寧1月14日電 廣西教育廳14日披露,截至2012年底,到廣西留學的東盟學生達9312人,而廣西到東盟國家留學的學生也達到5000多人,廣西已成為中國吸引東盟國家留學生最多的省區之一。
“我從小就受到父輩們的影響,對中國的文化、中國的歷史非常感興趣,高中畢業以后,我毅然離開家鄉,來到中國留學,我喜歡看中國的四大名著,也喜歡古箏!”在廣西師范大學讀完本科的越南留學生陳碧芳,2011年9月獲得孔子學院獎學金后繼續留校就讀漢語教育碩士。
談到與中國的緣分,陳碧芳一口流利的普通話說個不停。她說,她一家與廣西師范大學結下了三代師生情緣,陳碧芳的爺爺、父親、母親也曾分別在這所大學求學過。
廣西教育廳提供的統計顯示,到廣西留學的東盟學生從2008年的4378人增長到目前的9312人,每年呈20%的幅度增長。其中,博士28人,碩士近900人。在廣西的東盟留學生求學方向主要分布在文學、醫學、經濟學等。
隨著廣西與東盟人才交流日益密切,適應中國和東盟國際合作交流的需要,2012年廣西掛牌成立了“中國—東盟商務會展人才培訓中心”、“中國—東盟藝術人才培訓中心”、“東盟國家漢語人才培訓中心”、“中國—東盟金融與財稅人才培訓中心”、和“中國—東盟農業培訓中心”。這5個教育培訓中心的成立,為深化廣西職業教育與東盟國家職業教育的交流與合作,提高廣西職業教育國際化水平邁出了一大步。
據悉,為鼓勵廣西設立東盟國家留學生獎學金,中國教育部去年給廣西增加了70個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名額。
廣西教育廳廳長高楓表示,下一步,廣西將繼續做好廣西政府東盟國家留學生獎學金的發放工作,進一步擴大廣西外國留學生招生數量,加速推進廣西的國際教育與合作進程,力爭到2015年實現廣西東盟雙方學生相互流動達到3萬人;到2020年,將廣西建設成為面向東盟的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高地,成為中國-東盟合作國際化人才的培養基地、向東盟國家輸送漢語教師的輸出基地、東盟國家專業人才的培養培訓基地、東盟國家青年學生出國留學的首選地之一,成為東盟問題研究、咨詢、服務中心。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