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教育部 - 新聞資訊】美國研究顯示:年少積極樂觀影響日后收入 2012年11月30日 10時訊
根據美國國家科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一份研究報告顯示,青少年期間如果能培養積極樂觀的正面情緒,在日后的生命歷程中,除了對人生更感到滿足外,在29歲時,也確實能有更好的收入。
這份研究報告是由研究人員從聯邦資助的一項與健康有關調查中,擷取并分析超過1萬名年齡分別為16、18及22歲青少年的數據,并與這些青少年在29歲時的年收入作比較,其中一些可能影響財務能力的相關控制係數包括教育程度、智商、身高及自尊(self-esteem)等。
結果顯示,如果將生活滿意度由1至5分成五等,在這些青少年22歲時,每差一等的分別,就會產生日后29歲時的收入有2,000美元的差距,最高與最低的差別可達到8,000美元。
而且,不論聰明或心智簡單、高或矮、自信或缺乏安全感,快樂的人還是比不快樂的人收入還高,平均來說,重度不快樂的青少年的未來收入,相較下少了30%,高度快樂的青少年,則比平均收入高了10%。
研究人員還在3,000名同一家庭、同樣社經背景(socioeconomic status)的手足間,也作了分析比較,結果仍然是較快樂的,收入較高。
未參與此次研究的哈佛商學院行為科學家諾頓(Michael Norton)表示,這個研究發現意味著,如果能積極培養兒童及青少年產生正面、樂觀的想法(positive thinking),就能改善他們未來成功的機會。這包括對人和善,以及幫助他人等,都是培養的方式。
這項報告根據的是一項長期研究,而非實驗,因此難以解釋快樂程度是如何影響及導致日后的收入高低,但此項研究確實顯示越快樂的青少年,越有機會取得大學學歷、越有機會被聘用及獲得升遷,而且更為樂觀、外向,更少神經質。
諾頓認為,人生早期的快樂可能可以改變很多事情,即使日后不再同樣快樂,那些快樂形成的經驗仍會持續發酵作用,影響人的一生。
資料
【臺灣教育部 - 新聞資訊】美國研究顯示:年少積極樂觀影響日后收入 感謝您閱讀本文,本文轉載自臺灣教育部官網.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