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德國國際大學 國際大學 所在位置:日本,南魚沼市學校設置類型:創建時間:1982年學歷:研究生學校性質:學生人數:289人院校地址:8684
2012年09月24日 08時訊(背景:德國為了執行波隆納進程(Bologna Process),以統一歐洲各國大學校院學位認定問題及國際接軌,于1998年決定逐漸將原有學制一律改為學士碩士學程。)
德國大學至今根據波隆納進程實施改革已經10年了,德國聯邦教研部長(相當于教育部長)Annette Schavan讚揚波隆納進程為歐洲歷史成功的一頁。然而德國大學校長會議(Hochschulrektorenkonferenz)卻不以為然,其主席Horst Hippler批評:這個改革無法使學生更加國際化,趕著年輕人快速完成學業并丟進職場,是錯誤的。
在德國取得學士,在西班牙拿到碩士,在土耳其獲得博士學位,這是波隆納進程所規劃的理想情境,然而至今只有五分之一的學生在國外大學修習1學期的課程,遠低于當初所預設。Hippler認為,這是因為各國際大學間仍然存在互相採認之問題。另外,緊湊的修業年限,并無助于培養社會所需的成熟經濟人才,學生無法養成廣而深厚的能力。
Mecklenburg-Vorpommern邦教育部長Mathias Brodkorb亦表達相同看法:目前聽到大都是批評的聲音。教育并不是量販店標準化的產品,而是要讓學生能根據自己的速度學習。
德國學生會發言人Stefan Grob對每日報(taz)表示,更多修業年限的自主權,才能養成人才,對于不是拖延學業的學生來說,修業時間的彈性是必要的。
雖然目前波隆納進程遭受諸多批評,但Grob認為波隆納進程有許多正面之處。比方說學士學生早日進入職場是個立意相當良好的目標,但是卻缺乏相關配套,政府必須投入更多經費提供諮詢服務。在10年前,政府希望多數的學士生能先進入職場工作,故根據這種錯誤的期待與構想來發展政策,但事實上,75%的學士生會繼續修習碩士學程。Grob認為,沒有足夠的研究生名額供學士生繼續深造,才是德國實施波隆納進程所產生的實際問題。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