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教育部 - 新聞資訊】花大錢讓子女就讀私立學校值得嗎? 2012年09月14日 12時訊
2012年新的學期開始,這也意味著許多選擇讓子女就讀私立學校的家長的荷包將大大失血,但仍有許多家長不惜支付雙倍費用,以為下一代提供更完善的教育品質。
近年越來越多家長選擇讓子女就讀私立學校,自1960年代僅1.9%一直攀升至2006年的5.6%,而根據加國獨立研究機構菲沙研究所(The Fraser Institute)所做的調查,發現多所私立學校均在學校教育品質排名均名列前茅。對此,加國Barbara Mitchell教育中心(Barbara Mitchell Centre for Improvement in Education)主管Peter Cowley表示,此數據僅提供了一個大概,但并無法證明私立學校是否比一般學校更加優秀。Cowley并指出,目前尚未有官方的資料證明私立學校擁有較高的升學率。
私立學校普遍給人校園,并充斥著富裕子弟的地方,但事實上,大部分私立學校均為具有宗教性質的學校,而選擇讓子女就讀私立學校的父母也并非相當富裕。
根據一則由加國品質教育協會(Society for Quality Education)發表的文章指出,大眾的普遍迷思認為選擇讓子女就讀私立學校的父母均屬白領階級,所從事的職業不乏為行政管理、教職及健保業等,但事實上,89%的父母并不屬于白領階級,而是因宗教信仰而選擇讓子女就讀私立學校。此文章也指出,父母選擇私立學校的原因包羅萬象,除了宗教信仰,有些僅為了讓孩子換個環境。此協會發言人Wilson聲明,選擇私立學校的人并非全為菁英或非常富有,而在加國安省全900多所私立學校中,僅12所能實質稱之為「菁英」學校。
職業理財師Ted Rechtshaffen推算,父母若支付獨生子女一年1萬5千加幣的學費,在經過12年的國民教育及3%的通貨膨脹,粗估將達27萬加幣的支出,這也意味著一位60歲,年收入為10萬加幣的應屆退休者將多工作4年才足以平衡。
加國學者呼吁家長在決定讓子女就讀私立學校前仔細評估實質教育品質及自身的經濟能力,以避免未來可能面臨的窘境。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