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末,世界最著名的大學之一——哈佛大學曝出一樁學術誠信丑聞。在該校的一門春季課程中,近一半上課學生涉嫌期末考試作弊。
125名學生涉嫌“抄襲答案與不正當合作”
8月30日,哈佛大學本科教務主任杰·哈里斯()向全體學生致信稱,哈佛大學管理委員會正對一門春季課程進行調查,超過125名學生涉嫌在該課程的期末考試中結組合作與共享答案。
與此同時,哈佛大學官方發布公告確認該項學術作弊事故,但校方拒絕透露相關課程名稱與學生情況,稱“聯邦隱私權法禁止學校公布相關學生姓名”。
哈佛大學校長德魯·福斯特()接受學校官方報紙《哈佛大學報》()采訪時表示:“如果指控被證實,這些行為是完全不可接受的,是對哈佛治學中所倚賴的信任原則的背叛。我們必須經由一個慎重的過程公正地處理這件事情。”
杰·哈里斯表示,此次案件規模堪稱“前所未聞”。學校官方聲明中援引文理學院院長邁克·史密斯()的說法,表示“學術誠信是教育的核心任務,哈佛對學術誠信十分重視,不能也不會容忍學術不端行為。”校長德魯·福斯特亦稱:“此次指控涉及廣泛,表示我們仍需努力確保哈佛的每一名學生都理解并恪守哈佛大學學術圈的根本價值規范。”
哈佛大學校報The Harvard Crimson最終披露了相關的細節。據悉,該課程為政府管理1310:美國國會概論(),是今年春季課程,注冊學生一共279名,授課教師為助理教授馬修·派拉特()。
《美國國會概論》的課程助教在5月對期末試卷進行評分時發現其中有10~20份出現雷同,馬修·派拉特因此上報至哈佛大學管理委員會。隨后,哈佛大學管理委員會展開調查,核查了該課程所有學生的試卷,發現幾乎有一半的學生存在“抄襲答案與不正當合作行為”。
該課程為本科生課程,每周3次,包含研究生助教進行輔導的10次課后討論會。根據課程大綱,《美國國會概論》課程的期末成績由4次課后開卷考試成績組成,平均每次考試占25%。最后的期末考試一共包含3道組合簡答題,一道附加簡答題與一道論述題。該門課程的考試協議顯示,“考試完全開放,可參考書、筆記、網絡等等,但仍須遵守閉卷考試規章,尤其是,考生不能與其他同學包括輔導教師、助教、寫作中心等進行討論。”
據學校官方稱,管理委員會已經與所有涉案學生及其家長取得聯系,并正對這些學生進行問詢與調查。此次學術不端事件所涉及的學生將面臨的處分包括但不限于停學一年,其中,選擇該課程的部分同學業已畢業,學校則不排除考慮收回其學位證書。
學校表示處理結果將在11月公布,在處理過程中,管理委員會不會透露相關細節。杰·哈里斯則在致信中要求,“這類事件已經拉響警告,新的學術誠信觀,必須在全校范圍內,在教師、學生與管理者中進行討論”。
學生對該課程頗有微詞
根據哈佛大學校報的消息,在哈佛大學的學生評課系統Q Guide發布的評估數據上,學生對政府管理1310課程的打分為2.54,其中滿分為5分,而社會科學類課程的平均分數為3.91。
在該評估系統的論壇中,很多學生對該課程的難度以及教師的教授方法提出質疑。有同學指出,“課程考試之外缺乏結構性指導()”,還有同學稱在考試前數小時與15名同學一起在教師休息室企圖完成試卷,“幾乎所有的學生都通宵未眠,但我們沒有人可以弄懂其中一整道題()究竟在問什么,最夸張的是,其中有一個問題,針對一個從沒有在我們的閱讀材料中或在課堂上被準確定義的術語,我們只能求助助教給出一個定義來回答問題”,“期末考試絕對荒謬,完全與課程涉及教材不符”。還有學生抱怨,該課程教授在5月3日、考試截止前的當天早上,因為有事而取消答疑時間,提前下班。
也有同學在留言中表示:“我選了這門課程,我不理解為什么會有人在期末考試中作弊,它相對簡單很多,不僅如此,派拉特教授給了我們充足的時間來完成試卷。”
據《紐約時報》報道,學生們認為共享課堂筆記、討論會筆記與閱讀材料是被允許的。一位面臨作弊指控的學生辯解:“我只是和人共享了筆記,然后就被卷入其中,班上每個人都分享了筆記,出現相似的答案并不奇怪”。一名于5月畢業的涉案學生稱,“他們正毀掉學生的未來,如果收回我的學位證書,那我肯定丟了現在的工作”。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