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英國倫敦都市大學 London Metropolitan University 所在位置:英國,學校設置類型:綜合性大學創建時間:年學歷:學校性質:私立學生人數:0人院校地址:9519
為中國留學生提供海外新聞:《英大學六點駁內政部“禁招令” 多方助留學生應對》09月08日報道。據英國《華聞周刊》報道,8月29日,英國內政部邊境管理局正式吊銷倫敦都會大學 為海外學生提供簽證擔保的資格,該校2600名非歐盟留學生必須在12月1日前辦好轉學手續,否則將面臨被遣返的命運。這個決定引發多方人士的強烈不滿。在接受采訪時,英國內政部堅稱,吊銷倫敦都會大學海外招生權的決定是正確的,因為倫敦都會大學違反了移民與簽證條例且整改不力。倫敦都會大學則表示,已經委托律師采取緊急法律行動,對被吊銷招收非歐盟學生執照的決定提出法律申訴。
此外,《華聞周刊》還采訪了受影響的中國留學生和學生簽證代理機構,希望能夠幫助受影響的2600名國際留學生,尤其是受影響的約319名中國留學生盡快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避免學業受到影響或者被遣返。
內政部、都會大學 就“禁招令”各自辯護
被問及吊銷倫敦都會大學海外招生權的原因時,英國內政部新聞官員琳賽·福特對《華聞周刊》表示,“英國內政部邊境管理局的聲明非常明確,吊銷倫敦都市大學的海外招生執照是因為它存在嚴重的系統漏洞。早在6個月之前,英國邊境管理局就已經發現了這些漏洞的存在,并給予該大學警告。但是在最近的調查中發現,隨機抽取的61%的文件資料存在問題。在倫敦都會大學就讀的部分國際學生沒有合法的留英簽證,缺少錄取留學生的相關手續說明,以及沒有監測學生上課出勤情況的記錄。這種情況下,我們只有吊銷該校海外招生執照。”
根據英國內政部琳賽·福特提供的材料顯示,在9月3日,英國內政部負責移民事務的官員達米安·格林解釋說:“教育部門必須嚴格執行移民和簽證的條例,確保辦學機構提供的是高素質高水平的教育,認真承擔大學應該承擔的責任。我肯定,英國上議院也會認可邊境管理局嚴格執行規章制度的做法,因為這對保障全英健全的移民體系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針對英國內政部的決定和說明,倫敦都會大學針鋒相對地提出異議。
倫敦都會大學的團隊仔細研讀了英國內政部邊境管理局取消該校海外招生執照的決定書,并在法律顧問的協助下認真地分析了邊管局給出的“證據”,并提出正式申訴。
在給《華聞周刊》的采訪回復中,倫敦都會大學詳細列舉了至少六點對邊管局“證據”的反駁:
1.沒有證據表明我們存在系統漏洞。我們一直都在盡職盡責地工作。邊境管理局說我們“沒有認真負責,和6個月前就被發現學校有系統漏洞”是不真實的。
2.大學一直都有檢查國際學生的相關文件,特別是他們的語言成績和學習能力,以確保他們滿足入學條件。
3.大學員工全力認真地核查在讀的學生以保證他們的文件是真實有效的。盡管我們多次問及相關事宜,英國邊境管理局還是沒有對我們的工作提出任何建設性的意見。
4.大學也認真落實了核查學生的表現的工作,保證他們符合邊境管理局的移民和簽證條約。但是,相關部門也一再的要求邊境管理局給出更為清楚的指導條例。
5.邊境管理局的人員在審查時忽略了已有的信息。盡管我們有擔心,我們還是全力配合并協助他們,在一些我們認為相關的案例上也試著說服過他們。
6.英國邊境管理局的規定在過去的三年內有過最少14次的大改動。我們認為大學在努力配合這些變化是一個方面,但是不等同于這樣的改變能夠在大學中甚至整個行業里能夠被廣泛接受。
倫敦都會大學副校長馬克姆·格里斯表示:“倫敦都會大學堅決反對這個漏洞百出的撤銷決定。大學將會把這些受影響的國際學生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幫助受影響留學生 雙方稱將攜手盡力
據悉,受“禁招令”影響的國際學生大約為2600名。在接受《華聞周刊》專訪時,倫敦都會大學內部通訊官尼克·漢森表示,在這2600名可能受到影響的國際留學生中,中國留學生為319名,但是來自中國的這319名學生大部分已經完成學業即將畢業離校,因而不存在轉校甚至面臨被遣返的可能。至于新學期原本即將返校繼續學業的中國留學生,只有94名,“如何幫助這些學生盡快解決問題,成為我們工作的當務之急”。
尼克同時表示,倫敦都會大學專門開設了服務熱線電話020 7133 4141,回答包括中國留學生在內的國際留學生的相關問題。同時,學生也可以直接到大學的Drop-in Centre尋求幫助。
當記者問道如何幫助那些受影響的2600名非歐盟留學生時,內政部新聞官員琳賽•福特引用達米安·格林的話指出:“我們明白在倫敦都會大學學習的真正的留學生應該受到關切。這就是為什么我們建立了一個特別工作小組。 這個特別工作小組會與倫敦都會大學一起幫助那些真正的合格的留學生聯系轉學事宜,以便盡快找到合適的學校。”
據琳賽·福特介紹,目前,邊管局的三名官員已經被派遣到倫敦都會大學成立的幫助中心去為那些留學生提供建議和幫助。這些學生將會需要在他們收到通知后的60天內找到一所新的接受學校,或是離開英國。但是這個60天期限不會即刻生效。英國邊境管理局在10月1日之前都不會發給學生離境通知。
受影響學生無奈 服務機構全力協助
安妮是一名就讀倫敦都會大學的大三中國留學生,在接受采訪時,安妮說:“如果移民局在假期時宣布此決定我們還有機會尋找新學校,而現在造成這樣的局面甚是對國際學生極大的不負責任。”
但是憤怒平息過后,安妮還是要考慮如何繼續在英國完成她的學業,她現在一方面聯系學校退款的相關事宜,一方面也忙著找可以接受轉學的學校。安妮說:“現在只有少數學校能接收大二或大三的學生。我在LMU讀到只剩最后一個學期,幾乎沒有學校愿意接收只讀一個學期的,這就意味著我需要再讀至少一年才能拿到學位。”雖然學校方面雖然提供了緊急求助電話等方式來幫助國際學生,但是安妮覺得這樣的幫助其實是“有限的”,因為大部分的申請工作還是要靠自己來完成。
為了盡快找到合適的接收學校,學生在自己聯系學校得同時,也有一些華人學生求助于教育中介。
英帆教育的主任經理Helen Han建議,對于一些在期限內沒有申請到學校的學生,學生可以通過“曲線救國”的方式繼續學業,“學生可以申請明年一月的課程,在開學之前先回國待一段時間。一些學生在語言不夠的情況下,可以提前上語言課程,如果最早的語言課程在10月開始,那么學生可以直接換學校擔保人,繼續留在英國不用回國。”對于一些沒有成功轉學而“打道回府”的學生,有一條可能的出路,“回國就讀統招大學的希望不大,但是可以試著申請一些有中英合作辦學的大學的國際部。”
英帆教育倫敦市場經理Peter Jiang也向《華聞周刊》介紹,新學校接收學生主要考察兩方面,第一是學術上的,第二是語言上的,如雅思和托福的成績,“而倫敦都會大學內測的語言成績,別的學校不一定承認。”在專業的選擇上,Peter說:“由于換專業轉學會造成原來所修學分無法轉換,得從大一重新修讀,所以申請轉學的學生都是想申請有同專業或者相似專業的學校。”雖然轉學的面臨很大困難,但是也不是沒有機會,“一些冷門專業,比如藥物學,只要學生不對學校所在地區苛求,還是有合適的學校愿意接收的。”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