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北京商報報道,“再窮不能窮教育,教育是立國之本”,很多國家都將高等教育視為是復蘇經濟的重要支撐力量,并且都在增加政府投資。然而在歐債危機壓力下教育也難逃厄運,英國首當其沖。由于高校教育經費銳減,從下月起,英國的頂尖大學就準備向大學生收取9000英鎊的最高額學費了。而由學費暴漲帶來的負面影響已經開始蔓延。
申請入學人數銳減
近日,隨著大學新學年的臨近,一份調查引起人們的關注。據負責英國學費政策的委員會提供的數字顯示,由于今年大學的學費猛漲,申請入學的人數明顯下降,較去年銳減了3.7萬多人。
受經濟危機的影響,英國政府制定了每年數百億英鎊的財政赤字緊縮計劃,其中,對教育財政支持削減幅度高達50億英鎊,面對財政支持的減少,英國大學也不得不提高學費來解決資金問題。今年開始,英國各地大學平均學費從每年約3000英鎊激增至9000英鎊。
據了解,9000英鎊是政府規定的封頂線,雖然學費漲價方案規定的學費介于6000英鎊到9000英鎊之間,但大多數大學都向最高上限看齊。而在經濟低迷之下,學費暴漲的最直接后果就是很多年輕人放棄讀大學,這一比例接近10%。
高教強國地位不保
除了本地學生上不起學,很多歐盟學生將放棄英國大學,選擇到歐洲其他國家大學就讀,因為大部分歐盟國家的高等教育學費非常低,甚至免學費。比如荷蘭專門招收英國學生的大學學費只有1500英鎊,只相當于在英國本土學費的1/6。而對于其他留學生來說,由于英國畢業后工作簽證的取消、移民(微博)法規的收緊,在英國尋找工作的機會已經越來越渺茫,加之學費翻倍上漲,在英國留學的吸引力將大降。
不僅如此,英國大幅削減高等教育撥款還將危及英國高教的國際地位。目前英國高等教育在國際排名僅次于美國,而英國高等教育在學術研究和擴大各階層學生入學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將會因經費削減而喪失。
透支教育誰來埋單
今年歐元區經濟接近衰退,英國也難獨善其身。今年二季度英國GDP萎縮0.7%,也是今年以來連續第二個季度下降;而7月英國財政預算赤字高達5.57億英鎊。英國首相卡梅倫堅稱,不能再有更多的債務,必須繼續堅持赤字削減和財政緊縮,這一緊縮計劃將持續到2015財年。英國財政部要求政府各部門研究預算縮減方案,要在2015年以前縮減25%-40%。
“這是50年來最嚴厲的預算緊縮,這一計劃已經致使眾多公務員失業,消費者信心已經動搖,如果堅持不斷削減教育投入,將打擊英國經濟復蘇的支柱。”英國分析師認為,上不起學的后果就是失業率大增,英國經濟將陷入惡性循環。
英國大學組織則表示,如果英國高教經費砍掉數十億英鎊的撥款,其影響要經過“一個世代”才能恢復。
商報綜合報道 王飛/制表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