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二十五日發布的《北京市留學人員創業園發展報告》所做的調查,海歸企業已成為北京經濟發展中最活躍的生力。 數字顯示,截至二00五年,北京共評定高新技術產業孵化基地三十九家,其中十四家為留學人員創業員,其各項指標在高新技術企業中明顯占優。在創業園的九百四十家留學人員企業中,電子信息業和生物醫藥業分別占五成和一成四。 自二00一年以來,北京各創業園累計已有五百六十余家企業得到一定規模后出園繼續發展,其中存續經營兩年以上的企業近六成。其中,一些海歸企業承擔了眾多國家級和地方的重點科研項目。在手機芯片、國際無線個域網標準、人類基因測序等領域有卓越貢獻。 該項關于北京海歸的創業報告發布于該市首家留學人員創業園成立十年之際。截至目前,北京已陸續建立各類留學人員創業園二十三家。在二000年到二00六年間,海歸企業利潤從八百五十四萬元(人民幣,下同)增至逾二億元。 第一批在京創業的海歸人士,北京土人景觀規劃設計研究所創立者俞孔堅博士目前經營著中國景觀業的領導企業,其企業去年收入超過六千萬元。俞孔堅告訴記者,創業園的扶持為留學人員企業發展提供了一艘“破冰船”,“打破了很多條條框框,這對還在發芽中的企業非常重要。” 不過海歸們的創業也非一帆風順。因為創業壓力大,北京威訊紫晶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酈亮每天五點鐘醒來,想如何實現締造中國無線個域網標準的目標。他和他的團隊在狹小的辦公室里正在進行這項填補中國領域空白的工作。酈亮說,“我不希望看到留學人員的企業像流星,我們要真正獲得生命力,發揮產業的作用。”
來源:中國新聞網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