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教育部 - 新聞資訊】「重建學校」協商會議主要議題 2012年08月17日 01時訊
集合政府官員、教師工會、家長協會、學生工會、及商界代表等四百多人參與的法國「重建學校」協商會議于七月至九月展開。會議的幾項主要討論議題如下:
(一) 學校作息許多報告皆指出目前法國學校作息安排的缺失。根據生理時間學家的說法,法國學生每天上課時間過長,不利學習,但在此同時,學校假期過多。然而,學校作息是一項敏感議題。學生、教師、家長、安排課外活動的地方政府,和擔心暑假縮短將影響其營業與就業狀況的旅游業者,對于這項議題各有不同的要求。
在小學部分,教育部長Vincent Peillon希望恢復2008年前每週上課四天半制,由各市政府自行決定周三或周六早上上課。
(二) 優先教育優先教育旨在對抗學業失敗。政府認為應重新檢討「ECLAIR─小學、國中、高中愿景、革新和成功計畫」( Ecoles, Colleges et Lycees pour l'ambition, l'innovation et la reussite)。2011學年度共有325所中學與超過2110所小學參與此計畫。在這些學校中,許多學生皆面臨嚴重的學業與社會性難題。 此外,大會也將討論校內非課堂性質學生輔導機制─「RASED─學業困難學童特殊協助網絡」之前景。在2008年到2012年間,此網絡有三分之一人員遭裁撤,會議將討論是否應重振此網絡或設立新措施。
(三) 打擊中輟為避免近五分之一學生中輟的情形,政府希望提供更加個人化的追蹤關注,并計畫推出協助長期復學的措施,及更有效的性向引導公共服務方案。
(四) 教師初步培訓前任政府廢除了在大學師範學院(IUFM)進行的師資培育課程,并將教師資格學歷限制提高至碩士等級。現任政府希望恢復教師初步培訓,避免新進教師在授課時僅有學術資格,而不具任何教學法知識與教學經驗。政府希望成立高等教師與教育學院,并希望在大學階段便開始進行教師召聘,因為某些學生可能因財務問題而無法完成碩士學業。此外,教師任務與新的教師評鑒制度也將列入討論。 (五) 學區制前總統Sarkozy曾表示將廢除學區制,但最終僅放寬學區限制。然而,法國參議院最近的報告指出,這項改革導致了某些社經弱勢地區學校的「隔離集中化」(ghettoisation)。參議院主張擴大學區範圍,讓家長可在多所學校間作選擇,促進社會更加融合。
【臺灣教育部 - 新聞資訊】「重建學校」協商會議主要議題 (六) 共同基石大會將檢討知識與能力共同基石的構想與內容。被認為「徒然複雜」的能力手冊也將獲簡化。共同基石課程綱要引發認為「全體學生皆須具有最低限度知識」者與反對「由低點開始的平等」者的分歧。 (七) 文憑大會將針對2011年時因洩題事件而遭動搖的高中會考(BAC)制度進行討論。學期間定期評量的提案也將列入討論議程。這項作法雖然評量了學生整學年的成就,卻也帶來公平性的問題。 (八) 未滿三歲兒童托育政府希望藉由未滿三歲兒童托育措施來降低因家庭社會背景而產生的不平等性。 譯稿人:駐法文化組編譯原始資料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