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留學生和本地學生按照不同的標準征收學費,這個“潛規則”已經被多數國際留學生所接受,但倘若同為國際留學生卻遭遇差別化待遇“按國籍收費”,那么這種“歧視”就未免太赤裸裸了。然而,這個事情就發生在新西蘭。
據新西蘭中華新聞網援引當地媒體消息報道,一部分來自中國、韓國和越南等國前去學習語言的學生驚訝地發現,即便同是海外留學生,受到的待遇也并不相同,在接受同樣培訓課程的情況下,他們往往需要比來自中東和南美等地的留學生們支付更為高昂的學費。
據報道,一位中國學生和她的日本室友在奧克蘭尋找合適的教育機構接受短期英文培訓,但令她沒想到的是,至少兩間學校答復她說,因為她持有的是中國護照,所以她需要比她的日本室友支付更多學費。而奧克蘭某間語言學校刊登的廣告也顯示,中國、韓國和越南留學生想要進行為期12周的英文培訓課程,學費為2250新西蘭元。但來自日本、巴西或是沙特阿拉伯的留學生們參與完全一樣的培訓,卻只需1500新西蘭元。這就意味著接受同樣的課程,中國學生卻要支付日本、巴西等國的留學生學費的1.5倍。
更讓人憤慨的是,學校表示可以給中國學生享受與日本學生同等收費待遇的機會,但她必須拉來另外兩名中國留學生入學。
對于這種充滿歧視意味的政策,新西蘭的教育界人士非但不驚訝,反而認為符合商業慣例。其理由有以下三點:來自不同國家的留學生的支付能力各不相同。對來自不同地區的留學生執行不同的收費標準,完全是由市場需求決定的。不同國家的中介機構在為學校招聘來學生后抽取的傭金比例也各不相同。
細細分析,其理由頗為牽強,邏輯也很是荒謬。首先關于不同國家留學生支付能力的問題,這個本身就是一個無法科學界定的事情,而且即便是同一個國家的學生,其支付能力的個體差異也非常大。沙特阿拉伯是石油大國,如果說該國學生的支付能力弱,那越南的學生或許第一個不答應。在我看來,這是典型的仇富心理又恃強凌弱。
對于第二個理由,新西蘭教育界人士的解釋是通常學校對來自中東和南美的學生收費更為低廉,是因為希望能夠吸引更多來自這些國家的留學生。其實吸引留學生的方法有很多,譬如提供獎學金能起到的效果相同,但相比之下,赤裸裸地實施差別化收費的做法總讓其他國家的留學生感到“被宰”了。這也給新西蘭的國際教育形象抹了黑。
至于第三個理由,雖然國內的留學中介機構對此諱莫如深,但是以我對留學行業的了解來看,這的確是很多國家的學校慣用的手法。“羊毛出在羊身上”,給留學中介的傭金只能從他們送來的留學生身上抽取。
對于新西蘭部分語言學校實施的按國籍差別化收費的做法,很多留學生表示無奈,雖心有不甘,也只能認了。不過新西蘭人權委員會卻表示,教育機構的這一收費方式違反了人權法案的相關規定,他們呼吁更多留學生能夠與之取得聯系,進一步商討解決這一問題。
在期待這一問題盡早得到解決的同時,也要提醒廣大學生和家長在辦理留學業務的時候一定要首選有資質的中介機構。無牌小中介或許在收費上會便宜點,但是誰愿意做虧本的生意?也許這里欠他的,他會想方設法在其他地方補回來。倘若因此而耽誤的正常的學業,那就更得不償失了。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