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教育部 - 新聞資訊】在職進修學費無故調漲 越南教師擔憂 2012年08月15日 02時訊
近日越南數百位偏遠地區正在進修歸仁大學(Dai Hoc Quy Nhon)在昆嵩省(Kon Tum)開設的成人教育中心在職班的教師,面臨著輟學的危機,原因在于學費無故的調漲。
為了提高教學知識與技巧,數百位在昆嵩省(Kon Tum)偏遠地區的教師,已參加了該省與歸仁大學(Dai Hoc Quy Nhon)合設的在職進修班。很多教師表示,為了參加此課程,需要利用兩個月暑假,躍過近百公里的高山道路,來到城市租宿兩個月,全部費用都需要自費。
昆嵩省(Kon Tum)第三區的馮懷山(Phung Hoai Son)教師表示:大學畢業以后,他就自愿分發到得葵小學(Dac Koi)擔任小學老師。任教了四年,目前每月薪資4,126,000越盾(約205美元)。2011年此類在職進修課程的學費是3,600,000越盾(約180美元)。也就是說,為了參加此課程,他需要積蓄3個月的薪資才足夠,并且好幾個月不能寄錢給父母。今(2012)年又多漲1,000,000越盾(約100美元),學費會變成4,600,000越盾(約230美元)。此外,再加上每個月租宿的費用及生活費,造成不少學員擔心無法繼續上課。
對此問題,很多學員已向學校提出要求維持原本的學費,很多學員表示:學校給繳交學費的期間到2012年7月31日,如果還未繳學費,將不能參加期末考試。這等于說,如果沒錢繳學費,學員就要延遲畢業,至少是一年的時間。
教育資料
學校名稱:荷蘭兵庫教育大學 兵庫教育大學 所在位置:日本,加東市學校設置類型:創建時間:1978年學歷:本科 研究生 網絡課程 學校性質:學生人數:0人院校地址:6348
教育體系。當時的“太學”,相當于今天的高等教育;府設府學,州設州學,可以說是一種中等教育;鄉社設社學,即鄉塾,為初等教育;“番學”為少數民族教育。同時臺灣也開始實行科舉制度。臺灣建省后,第一任巡撫劉銘傳推行革新,在教育上先后設立了“西學堂”、電報學堂等學校,已具備現代學校的雛形。如西學堂有較完備的設施,課程不再限于儒家經典,還設有外語、歷史、地理、測繪、算學、理化等。這些措施,為臺灣現代教育的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臺灣教育的起源1630年代,跟隨荷蘭東印度公司來臺的傳教士干治士()利用羅馬拼音將臺灣新港附近的平埔族語言文字化,并利用該文字開堂教授圣經。該文字因為 東印度公司傳授于平埔族新港社,所以稱為新港文或新港文字。1636年,荷蘭傳教士羅伯圖斯·尤鈕斯(RobertusJunius)更開始在新港社創立學校招收平埔族學童,教授新港文、圣經與羅馬文字。后來,南部平埔族大社中,通通都有類似由傳教士設立的教育機構。這些學校,就是臺灣教育的啟蒙。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