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聞資訊】海龜男歸國遁入佛門為哪般? 釋永信:80后已占少林寺常住僧人一半以上一場大雨過后,被青山環抱的少林寺分外涼爽。下午4點,法號延提的法師正在為20多名來自意大利的學生教授武術。學員中年齡最小的才11歲,20多歲的年輕人占比超半數。“Quickly!”延提法師的聲音短促有力,正繞著大殿做熱身運動的學員都加快了腳步。“Thisside.”他單手示意大殿周圍圓柱的外側,偷懶跑小圈的幾名學員低低地笑出聲來。訓練學習中不時夾雜著歡聲笑語,延提法師用熟練的英文指導學員們做著準備運動和舒展筋骨。在少林寺,像延提法師一樣,能夠熟練運用外語,武術與禪學兼修的僧人不止一個。據了解,近年來,少林寺每年投入幾十萬元經費用于僧人教育,不僅大部分年輕人在少林寺文化學院里接受佛學、基礎文化課教育,而且選送優秀的僧人到世界各地的佛學院或者名牌大學進行深造。越來越多的僧人在國外留學中掌握熟練的外語技能。28歲的延提2008年進入南京大學大專班學習宗教與哲學。同時在新加坡佛學院學習2年。27歲的延政,在新加坡學習6年后,雅思考試取得6.5分,同時被幾所知名大學錄取,最終選擇去香港大學就讀。延政說,在國外的生活除了遵守佛教戒律以外,與普通學生一樣,需要學習心理學、社會學、西方哲學、管理學等必修課程。與很多年輕人一樣,早在2006年延政就擁有了社交網站賬號,去年他還開通了微博。“走出去交流與切磋,有利于佛教的傳承與發展。”少林寺方丈釋永信13日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以前僧人普遍文化程度不高,但是新時代下,知識更新日新月異,只有不斷汲取新知識,才能與信徒之間建立順利溝通的橋梁。據釋永信介紹,近十年來,年輕僧人比例越來越高。少林寺目前常住僧人300多人,80后所占比例高達五成以上,50歲以上的僧人已不足兩成。三分之二的僧人每天堅持學習佛學、宗教學、哲學等各類知識。“學是為了更好地傳播。”釋永信說。“留學經歷讓我開拓了視野,能夠從不同角度看待問題。”延政自信地說,通過學習,將更善于用現代人理解的方式詮釋佛教教義。今年暑假,幾百名外國人在少林寺,跟隨這批“精英僧人”學習武術與禪學。這個隊伍正在不斷壯大。去年,少林寺接待來自世界各地上千名外國學員,在國外的學員發展到幾十萬。(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