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聞資訊】英國:皇家天文學對外開放 據今天此間出版的英國《華商報》報道,近日,在中國多家媒體報道一位牛津大學的中國留學生當選為英國皇家天文學會最年輕的會士后,劍橋大學一名中國留學生致函該報,指該報道夸大事實。該報記者采訪了英國皇家天文學會證實報道有誤。
今年六月中旬,有網站發布新聞《牛津中國留學生張維加當選英國皇家天文學會最年輕會士》。文章說:正在牛津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的23歲杭州男生張維加,近日被英國皇家天文學會選為會士。
報道說,張維加出生于杭州一個普通人家,母親是中學老師,父親是電腦工程師。他沒讀過幼兒園,小學、初中也沒有擇校,就在鎮上的普通公辦學校就讀。2004年,張維加以第一名的中考成績進入杭州第二中學。他在高二時寫了一篇很多教授都看不懂的論文——《寒武碰撞性大陸起源與生命進化的研究》,獲得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前三名和“明天小小科學家”稱號,之后保送北京大學元培學院。
報道說,北大本科四年中,張維加發表第一作者論文27篇。他以專業課第一的成績,跳過研究生,直升入英國牛津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并在近期當選為英國皇家天文學會最年輕的會士。
該新聞發表后,中國幾十家網站、報紙轉載。對很多家長來說,張維加同學的經歷和最新的成就是中國孩子們追求的楷模。不少教育專業的媒體紛紛采訪張維加的父母,希望他們傳授育兒的經驗。張維加的中學老師、校長們都為張維加成為英國皇家天文學會最年輕會士感到驕傲。
6月21日,一位在劍橋大學的中國留學博士生致函《華商報》,指有關張維加同學當選最年輕會士一事失實。這位博士指出,英國皇家天文學會是一個天文愛好者的組織,不管是天文科學家, 還是一般的天文愛好者都能申請加入該會。這位博士生還指出,劍橋大學目前至少有二名在校生是該會會員,年齡都不到21歲。
為此該報記者采訪英國皇家天文學會,就相關問題向天文學會求證。
據該會介紹,英國皇家天文學會成立于1820年,是一個鼓勵和促進對宇宙空間天體、宇宙的結構和發展進行研究和探討的機構。該學會每年的主要工作是組織一些學術會議,出版專業刊物和為一些大學,中學的教學提供幫助。
英國皇家天文學會向公眾開放,不管你是天文學家、地球物理學者,還是在校的天文物理專業的學生,或是對天文學有很大興趣的人士都可以申請加入,申請者不需要在天文方面有過特別的研究或建樹。
英國皇家天文學會主管會員申請事務的秘書Fern Storey小姐者證實,該會向大眾開放,有興趣者都可以申請加入。Storey小姐表示,該會要求申請時有兩名已入會會員的支持;如果不熟悉已入會的會員,申請人可以自己送上一份詳盡的個人簡歷,也可獲準入會。
Storey小姐證實張維加同學是自己申請,并得到兩個老會員的支持。據了解,張維加在牛津大學的導師也是天文學會的會員。目前,每年約有3百人加入英國皇家天文學會,會員英文統稱fellow, 沒有某些媒體報道的有member 和 fellow 兩種不同稱呼,也沒有先是一般會員(member),然后升格為會士(fellow)的這一回事。會員必須根據職業交付26至98英鎊的年費。
皇家天文學會向該報表示,任何國家的公民只要年齡超過18歲就可以申請加入該會。Storey小姐明確表示,今年23歲的張維加不是該會最年輕的會員,該會還有一些更年輕的會員。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