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日本茨城大學 茨城大學 所在位置:日本,水戸市學校設置類型:創建時間:1949年學歷:本科 研究生 網絡課程 學校性質:學生人數:0人院校地址:6298
出國留學網()為中國留學生提供海外新聞:《留學日本,不畏輻射》07月06日報道。鄧慧琳是日本茨城大學生體分子機能工學科的學生。這個瘦小的女生,卻很有自己的主見。“因為歷史原因,中日之間其實心存芥蒂,但避開這些問題,客觀地看,去日本留學還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鄧慧琳說。于是早在高二時,她便離開熟悉的故鄉只身赴日求學了。
求學之心比金堅
盡管當時父親覺得她年紀太小,鄧慧琳依然想證明自己,便抱著“去日本學習國內較為薄弱的專業,回國后成為炙手可熱的稀缺性人才”的想法,堅定地踏上了留學之路。
初赴日本,鄧慧琳沒有選擇讀語言學校,而是直接作為插班生從高二念起,并在兩年后參加當地高考,而非大多數留學生選擇的留學生考試。
離開了父母呵護的留學生,生活中任何事都得自己處理與承擔。如今細數留學生活的經歷與收獲,鄧慧琳有說不完的話。她總結了三個方面:知識、生活、心理。其中令她印象最深刻的是,有次發高燒到39℃,吃了退燒藥卻遲遲不見效,一連燒了幾個小時。正當她感到支撐不住時,她突然想起在醫院工作的母親跟她說過的“物理療法”,便自己準備了酒精加水敷上。最后折騰到午夜兩點多,她才在不知不覺中慢慢睡去。
談到日本茨城,如今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常是“那不是核輻射外泄的嚴重受災區之一嗎!”有些在茨城的留學生選擇休學一年,有的干脆回國不讀了,但鄧慧琳卻沒有打退堂鼓。她坦承剛得知時的確有些害怕。“我曾緊張兮兮地買了輻射儀來測試,但發現一些受工業污染的地方的空氣質量還不如茨城呢。”鄧慧琳苦笑道,“再說,其實日本的環保做得很好,核輻射外泄既能看成是事故也能說是疏忽,但不應該成為阻擋我求學的障礙。”
環境細則感受多
日本垃圾要分類,這一點鄧慧琳早在出國前就有所耳聞,但卻沒想到會分得這么細。共有可燃、不可燃兩大類,不可燃物里還細分出塑料瓶和易拉罐,甚至連塑料瓶外的包裝紙、瓶蓋也要分開丟。更令鄧慧琳驚訝的是,垃圾居然不是每天都能丟的,而且連垃圾袋也有講究。她住的地方每周二和周五早上8點半前丟可燃垃圾,周三才可以丟不可燃垃圾。而可燃物的垃圾袋是水藍色的,不可燃物的則是黃色的。
學校名稱:日本早稻田大學 早稲田大學 所在位置:日本,新宿區學校設置類型:創建時間:1920年學歷:本科 研究生 語言 學校性質:學生人數:59599人院校地址:6561
鄧慧琳表示剛去時的確很不習慣,甚至覺得有點麻煩,可是久了,便也“入鄉隨俗”了。“日本人這一點真的很讓我尊敬,幾乎每個人都會遵守規定,不會為圖一時方便就亂丟垃圾,他們連遛狗都會把狗糞帶回家呢!所以日本才如此干凈吧。”她又舉例說,“一雙白色球鞋穿了半年依然是白色的,下雨天在路上走一走,鞋子也只會沾上雨水而沒有泥巴。”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