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日本中央大學 中央大學 所在位置:日本,八王子市學校設置類型:創建時間:1885年學歷:本科 研究生 預科 學校性質:學生人數:27479人院校地址:6523
出國留學網()為中國留學生提供海外新聞:《你有多努力,就會有多幸運》07月05日報道。7月4日電 據日本新華僑報網報道,剛剛過完25歲生日的陸洋,畢業于日本知名學府——橫濱國立大學。值得一提的是,大一那年,他開始創業,三年之間,他正式建立了兩家公司——日本浩洋株式會社和上海灝陸文化交流策劃有限公司,在公司旗下建立了行知學園補習學校和漢唐中國語教室兩個品牌。員工數量達到50人,全部來自于日本名牌大學。從白手起家到年營業額五千萬余日元,服務對象每年成倍增加。至今,行知學園已經培養了超過700名來自各地的中國留學生,其中近一半的學員成功進入日本名牌大學,引起社會的關注。
出國前夜吃兩只烤鴨
由于陸洋的父親任職于在華日企,出于工作原因常赴日本關西地區,回家后講述的新奇有趣的異國見聞,都催生了陸洋渴求廣袤知識的澎湃熱血。從小就對日本充滿好奇的他,恨不得像小鳥一樣長出翅膀飛向那神奇的櫻花之邦。2006年10月,剛剛結束高考的陸洋,懷著對未來人生的憧憬,加入了前赴后繼的留日大軍。
雖然從高中入學開始,陸洋就立下了出國留學的志向,但這并不影響到他全力以赴準備高考。和許多立志出國后就開始放棄眼下學業的高中生不同的是,對日本考學制度諳熟于心的陸洋明白,在日本,英語是名牌大學的敲門磚,幾乎所有名牌大學都需要托福成績,而數學更是在留學生考試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語文素養對于校內考中小論文的寫作同樣功不可沒。從來知識無國界,高中階段為各學科打下的堅實基礎,讓他受益無窮。
雖然已經做好了準備,但真正要出門遠行的時刻到來,陸洋卻變得有些恐懼。讓人捧腹的是,出發前夜,他竟因害怕在日本會吃不飽,狼吞虎咽地吃下了足足兩只全聚德烤鴨而鬧了肚子。
升學前不妨少打工
到日本以后,和大多數留學生一樣,他也做出了打工的選擇。每周雙休日,在小酒館打兩次通宵夜工。和別人不同的是,他一發工資就往書店里鉆。備考的兩年,他幾乎把書店里和留考相關的輔導書籍通通都搬回了家。
入學時,他發現加上各種減免后,日本國立大學的費用僅是私立大學的四分之一,經濟上并不會給家里造成太大的負擔。2007年5月份,他更是依靠優秀的成績和良好的表現拿到了語言學校的10萬元獎學金,并在語言學校的推薦下,順利拿到了“私費留學生學習獎勵金”60萬元。“等于日本政府還倒貼我讀大學。”陸洋有些得意地說。
關于處在備考階段的留學生究竟該不該打工的問題,社會上一直爭議重重,大多數留學生自己心里也很困惑,陸洋對此這樣建議“借用經濟學機會成本的觀點,消費在學習以外的一個單位時間也就相對減少了潛在的知識累積的一個單位時間,這應該記入成本中,因為后者能決定您日后能否合格理想的大學。如果排除必須靠自己掙生活費的,考慮要不要打工基于您對自己一個單位時間學習效用的自我評價,如果它大于您的時給那就放棄打工,如果少于那就繼續。”簡言之,要在最短時間內考取理想的學校,不是萬不得已、生活所迫,建議放棄打工,陸洋認為,這樣雖然暫時會給家里造成負擔,但并不等同于敗家。
愿與鄰國試比高
由于韓國和日本語言上語法相近,地理上位置相鄰,且日本留考每年都有在韓國設置考場,上了橫濱國立大學后的陸洋,發現名校的留學生中,皆是韓國人的身影。這與中國人占據赴日留學市場壓倒性比例的現象成明顯的反比。出于強烈的民族榮譽感,他決定開辦一所補習學校,幫助更多的中國學子邁進日本名校的大門。萌發這個想法的時候,他剛剛讀大學一年級。
陸洋把獎學金作為自己事業的啟動資金。同年8月份,他和自己曾經就讀的語言學校合作,在校內開辦了一個進學班級,身兼數職,不僅要負責管理,還要自己擔任綜和、數學、日語科目的講師,當年他為備考而整理的資料和豐富的考學經驗,在辦學過程中得以再度被利用。隨著教學的開展,學生人數不斷攀升,單單語言學校一個教室已經滿足不了他事業的發展。此時,陸洋聯系到三個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在外出資租了臨時教室,在留學生論壇上發了廣告,隨后便開了首屆升學說明會。值得一提的是,他為說明會只租用了一個教室,結果意外地來了超過兩個教室的人,因為臨時租不到其他教室,只有把來人分成上下午兩場。就此,補習學校開始正式招收第一批學生。
成功往往夾雜著常人難以想象的汗水,看似一目了然的數字,凝聚了他無數個不知困覺的日夜。每年大學里最為忙碌的期末考恰恰又是補習學校的招生時間,企業剛剛法人化的2010年,迎來了學生人數的新高,恰逢陸洋在大學里參加的研究室,要參加一次幾個大學的共同發表會,準備時間長達半年。最難的日子里,陸洋白天在大學里和日本同學討論論文的發表,晚上還要在家考慮招生宣傳,師資設置,教材制定以及教學進度的安排等,周末更是全天地投入補習學校的授課中。為了同時保證自己的專業課學習,他常常忙到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不堪重負的陸洋,也一度想要放棄。但為了不失信于報名的學生和共同創業的伙伴,他咬牙堅持了下來。所幸小學以來就一直熱衷足球運動的陸洋,早已為自己的身體打下了良好的本錢。艱辛的付出換來了他每一次的期末考都是優秀,在最忙的大三,GPA也達到了3.9,并提前一年就修完所有學分。還和研究室的同學一起參加了“九州大學、橫濱國立大學、中央大學”三大學的共同論文發表,發表了8萬字論文《人民幣國際化之路的路標》,襁褓中的事業也經營得風生水起。
頻臨絕境時的堅持
2010年不僅是陸洋,很多人華僑華人都看到了日本留學市場的利潤,補習學校如雨后春筍,可是到2011年初就只存活下兩家。陸洋認為:“學校發展到現在一個穩中有升的狀態,應該算是比較成功了。都說大學生創業的經驗和資源遠遠不足,能成功的都是屈指可數,可為什么我的學校生存下來了,有人說我很幸運,誠然,但還有兩個更重要的字,那便是‘堅持’。”所謂成功者,就是在瀕臨絕境的當前,又拖著自己不服輸地前進了一小步,這一小步,就是挑戰人生的一大步。因為相信著“你有多努力,就會有多幸運。”如今的行知學園早已開枝散葉,有口皆碑。而不斷堅持,不斷付出,這就是陸洋能成功的秘訣。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