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電 據美國僑報網編譯報道,16歲的黃石媛的校園生活折射了她這個年紀在美青少年的生活狀況。她與其在約翰·S·伯克高中的同齡人一樣,參加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包括排球,時尚秀,學校年鑒和社會意識俱樂部,同時還保持著各個科目的佳績,包括令人頭疼的微積分課程等。
據《時代先驅紀事報》報道,黃并不是典型的美國學生。她是上學期進入伯克高中的40名中國大陸學生之一。這些日益增多的國際學生,為美國學校帶來了生機,也為持續走低的入學率注入強心劑。
學校校長約翰·多蘭說,美國學生學費7900美元,國際學生大概要支付1萬美元。
伯克高中去年開始接受中國學生,并將學校國際學生的比例保持在10%。剛開始國際學生并不明顯,但隨后38名中國學生的到來,讓學校變得多元化。
但學校的員工和管理層都沒有做好準備,而這些中國學生初至之時也是時差倒不過來,文化適應不了。多蘭說;“我們面對的是一片未知。”
負責與各方溝通聯系的多蘭的秘書麗塔·恩德斯,發現自己成了全職的國際學生協調員。麗塔與其他老師和員工,不停歇地評估了學生的教育、文化水平以及社會需求。
但并不是所有的中國學生都能留下來。這40名學生中,6名因為達不到教育要求而被開除。
多蘭認為,這些能力較差的學生失敗在多數來自高度結構化的寄宿學校,不適應美國式的自由,與寄宿家庭的不完全融合以及語言障礙,都成為他們被開除的原因。
黃石媛的英文名字叫薩拉,她的適應能力比其他學生都強。黃小時候曾經在美國學習過語言,這讓她很快與美國同學打成一片,功課也能跟得上。同時她還和寄宿家庭——安德森一家關系緊密。“她就像我們家庭中的一員。”寄宿家庭的母親辛西婭·安德森說。
與此同時,黃還在其他方面做了功課,比如了解美國的私立學校,當然也產生了一些錯誤認識。“我們覺得他們都很外向,穿的也很洋氣。”黃說。
在被問到從哪里得來這樣的認識時,“《緋聞女孩》。”黃說,“美劇在中國很火。”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