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晚報報道 高考剛結束,推銷留學的短信就來了,讓考生和家長眼花繚亂業內人士提醒,選擇留學方式須慎重,否則耽誤學業影響就業。
一年一度的高考剛過,家住沙坪壩的考生黃杰和母親的手機上陸續收到一些高校和留學中介機構發來的推銷短信,2+2、1+3之類的數字組合,讓他們眼花繚亂如墜云霧。
“所謂2+2、1+3、3+1,都是市面上流行的留學模式。在個別院校唯利是圖、大量中介魚龍混雜的現狀下,考生及家長須慎重選擇!”多年從事交換生推介工作的我市某高校院系負責人趙先生和資深留學中介從業者劉女士提醒。
畢業回國前才知文憑沒用
乍看,2+2留學模式省錢又高效,有需求有市場。“其實不然!你有沒有想過,你讀的國外大學可能是所謂的野雞大學,學位不被我國教育部和用人單位所認可。”趙先生和劉女士指出。
26歲的文小剛,2007年離開重慶前往英國留學。“小剛成績不好,勉強讀了一個三本,考慮到未來就業壓力,我們決定讓他出國。”文父介紹,在留學中介運作下,文小剛去了英國諾丁漢某私立大學。但是,畢業回國前夕他才知道,他讀的學校就是被人俗稱的野雞大學,學位在國內不認可。后來,他在英國申請讀研,去年以正牌大學碩士身份畢業。
劉女士表示,“像他這樣通過自身努力轉入正規學府的,只是極少數。”
提醒
名稱響亮不一定是真的
劉女士和趙先生提醒,不少留學中介甚至個別院校為了牟取利益,打著與國外名校合作辦學的幌子,甚至冠以“中華”、“國際學校”等稱謂,以響亮名稱吸引學生及家長注意。
美國加州某大學曾在媒體登廣告稱,只要繳納數萬元人民幣就可以獲得MBA文憑。實際上,該大學只是幾名華人在海外注冊的一所教育機構,頒發的學歷文憑得不到認可。
某些專業不收中國留學生
張杰赴法留學的院校,是一所久負盛名、被我國教育部認可的名校。但是到了法國才知道,他希望就讀該校最頂尖的某個專業院系并不接納中國留學生。張杰曾據理力爭,也同國內院校多次溝通,都無功而返。最后,他被調配到另一院系。張杰很郁悶,他的專業主要針對西方社團、黨派管理服務,回國似乎沒有用武之地。
據悉,張杰已申請更換專業。
提醒
核對監管信息網站
趙先生指出,高校內推行的2+2模式,學生及家長要注意核對其合作辦學的國外院校名單,是否同樣上了教育部官方網站———教育涉外監管信息網www.jsj.edu.cn。個別高校雖然與外國名校有合作,但落實到某個專業或某年度留學生計劃,可能并未實現。
國內外兩所大學同時收學費
還有一個問題令留學生及家長始料未及:2+2模式下,大三大四期間需要交雙份學費。
不久前,市內某高校大二學生黃小菲獲得2+2自費留學資格。簽約前,校方告知未來兩年在國外留學期間,既需要向國外高校繳納每年10余萬元人民幣的書學費,同時也得向母校繳書學費。每年6000多元,合計1.3萬元。“既然大三大四學習生活都在國外,為何還要向國內高校繳費?”黃小菲母親認為不合理。她曾向校方咨詢收費理由,對方稱本校及外校歷來如此。
重慶晚報記者向黃小菲所在院校的2+2留學師兄師姐咨詢,對方均證實,他們都繳納了雙份學費。同時,重慶晚報記者從市內其他擁有2+2資質的高校教師處獲悉,都是如此執行。()
提醒
提前告知義務,不存在欺瞞
趙先生表示,教育主管部門沒有認定這樣的收費方式違規,家長事先知情,也不存在隱瞞欺騙。律師表示,只要學校盡到了提前告知義務,就不存在欺瞞。學生及家長同意簽約,盡管從情理層面講有吃虧和想不通,但從法理層面講,就是認同并需要履行合約。
趙先生介紹,若有高校宣稱大三大四期間國內學校不收費,其大一大二的書學費肯定相當高昂。對此,重慶晚報記者以家長身份電話咨詢了部分高校,對方解釋這是因為課程內容、教學方式不同。
2+2留學模式
此模式最盛行。先在國內高校讀大一大二,然后赴國外高校讀大三大四(國內高校保留學籍)。學分達標、學業完成后,同時取得兩所高校的學士學位,教育部認證。
與傳統留學模式相比,2+2模式可省去在國外讀預科語言班以及大一、大二的時間和二三十萬元費用。
1+3留學模式
先在國內讀1年預科,進行外語強化學習,同時輔以大學基礎知識和技能的學習,然后自費赴國外對口簽約院校留學,學成合格后只取得國外院校的學士學位。
3+1留學模式
先在國內學習3年,第3年或第4年作為交換生赴國外對口簽約院校留學,互認學分。若是自費留學生,則須付雙份學費。
官網查詢選擇正規項目
不要輕信高校或留學中介宣傳,簽約前一定要登錄教育部官方網站教育涉外監管信息網(www.jsj.edu.cn)以及中國留學網(www.cscse.edu.cn),查詢國內國外院校及其專業的留學信息。
目前出國留學中介服務無統一合同文本。消費者與中介簽訂的多為中介公司自行制定的格式合同,常因內容存在權利義務不對等、違約責任約定不清等問題引發糾紛。學生及家長要核對合同細節,保存好收據或發票。()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