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本(5)月22日發表的最新研究顯示,融合網路課程輔助教學的成效可望媲美傳統課堂教學,不過前提是網路教學工具必須更便於操作、同時能依照教師的教學需求設計,才能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這項名為「公立大學互動式線上學習-隨機對照試驗結果」(Interactive Learning Online at Public Universities: Evidence From Randomized Trials)的研究,是由教學科技顧問公司Ithaka S+R所進行,結果發現融合互動式線上教學的課程與傳統課堂相比,學生學習成效沒有明顯差異。Andrew W. Mellon 基金會榮譽主席、同時也是Ithaka S+R資深顧問的William G. Bowen表示,僅管乍看之下了無新意,不過實際上這項結果推翻了反對將線上學習融入教學設計者的理論,顯示這種混合式教學并不會增加學生學習的負擔與風險。
Bowen受訪時直指,批評者對於線上教學的疑慮是不必要的,研究數據顯示混合教學就算無益,對於學生而言至少無害,假如能夠進一步增加其便利性與客制化的功能,這種互動式線上學習的成效還會大幅增加。
線上課程的支持者表示,這樣可以增加學習的效率,不僅節省實體資源,能夠有效且迅速地傳遞知識,同時對於少數、非主流背景的學生來說,也可以避免傳統課堂中常常出現的偏見或歧視。不過反對者則認為網路學習缺少教育本質里人際互動的部分,同時學生的學習也不夠全面。Bowen表示,正是因為兩方的看法如此分歧,才會想用隨機對照試驗的科學檢驗方法,了解實際的情況。
這項研究比較6間公立大學的學生2011年秋季修習統計入門課程的學習表現,研究者將605名學生隨機分配至混合教學的課堂(線上課程外加每周1小時的面對面教學),或是傳統課堂(每周3到4小時的教學)。研究發現,就學習結果而言,接受混合教學的學生無論是在及格率、考試成績、統計學知識會考上的表現與傳統教學相比,都沒有顯著差異。而就經濟效益而言,研究者指出,使用混合教學法教授大型的入門課程,長期來說,將可以大幅減少校方雇用教師的支出。
Bowen在報告中特別強調,研究結果僅適用於混合型態的互動式網路課程,也就是線上教學替代部分課堂教學的教學模式,并不是所有形式的線上教學都能夠得到一樣的成效。
目前大型公立大學普遍面臨預算緊縮的壓力,而提昇畢業率也是當務之急。Bowen認為,使用混合型教學或許是解決辦法之一。他指出:「僅管部分教育界人士對於談論成本效益等議題仍然十分排斥,不過還是必須了解輸入(投入教學的人力與資金)與輸出(像是畢業率與學習成效)間的關系,才能有效應用有限的資源,為學生提供最實質的幫助。」
資料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