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席上當桌長 工作中被提拔
俄羅斯人性情幽默,愛開玩笑,很會講段子,只要幾個人,特別是男人,聚集在一起,就一定會講段子,大家爭先恐后,以顯示說段子的能力。小段子蘊含著大智慧,里面包含著國計民生、社會百態。有的辛辣,有的溫情,有的苦澀,有的針砭時弊,有的自我挖苦,不論題材如何,風格如何,好的段子無不充分體現了入木三分的觀察力和表現力,所以會講段子的人在俄羅斯是非常吃香的,會講段子的人不僅朋友多,甚至會因此多了被提拔的機會。
小段子折射內政外交
關于內政外交的段子是很有俄羅斯特色的,其中關于領導人的是一大類。如蘇聯時期譏諷勃列日涅夫老年衰頹卻仍酷愛獎章,嘲諷戈爾巴喬夫喜歡口若懸河,卻在政治上失誤。有一則段子模仿葉利欽在德國訪問時酒后指揮樂隊,令人忍俊不禁。但是關于現在俄羅斯領導人的段子比較少。不過也有一些比較流行的段子是關于普京的,2000年普京當選總統后,為了打破葉利欽時期形成的“莫斯科幫”等政治勢力的控制,起用了一批普京家鄉圣彼得堡的人才。于是馬上出現諷刺圣彼得堡人受寵的段子。這是《環球時報》記者聽說過的一個段子:在莫斯科公共汽車上,一男子不小心踩了身邊的人一腳。被踩的人便問:“您在克格勃工作?”“不是。”“在普京競選班子里工作過?”“不是。”“是‘統一俄羅斯黨’人?”“不是。”“那您來自圣彼得堡?”“也不是。”“什么都不是,那您為什么踩我?”說著,他使勁踩了那個人一腳。
還有一類段子是關于國際問題的,這些笑話反映了俄羅斯人的愛國主義情緒。例如有一則段子是這樣的:美國的艾滋病和俄羅斯的艾滋病有何不同?俄羅斯人答:“美國的艾滋病是不可救藥的,而俄羅斯人的艾滋病是戰無不勝的。”另一個段子是說美國總統、法國總統和俄羅斯總統比賽誰更靈巧,看誰能夠讓貓吃芥末。布什忙了半天,試圖把芥末塞進貓的嘴里,但是沒有成功;希拉克勸說貓,但是貓沒有聽進去;普京想了想,把芥末抹在貓尾巴上。貓感到疼得要命,就用嘴去舔尾巴。
20世紀90年代俄羅斯實行私有化后,出現了很多關于“新俄羅斯人”的段子。一個新俄羅斯人向他的朋友夸耀自己的新領帶:“我剛在倫敦買了一條領帶,259英鎊,是英國名牌。”他的朋友回答:“哦,我的領帶也是剛買的,而且和你領帶的牌子一模一樣,但價格卻是你的兩倍。”這是諷刺新俄羅斯人喜歡擺闊和炫耀的典型段子。另一則段子是這樣的:一個新俄羅斯人開著奔馳600在莫斯科街上行駛。手機響了:“安德烈,你現在哪里?”“在特維爾大街開車。”“你小心點。聽說有一個瘋子正以160公里的時速在逆行線上開飛車。”“得了吧,哪止一個人,至少有上千人。”
講段子也是一種職業
會講段子的人在俄羅斯很受歡迎,因為他記憶和口才俱佳,能活躍氣氛。會講段子的人常被邀請參加酒席,并被選為桌長。政府官員常因善于說段子而得到提拔。2003年春天記者去莫斯科訪問時,與前總理普里馬科夫、總統人權事務特別代表盧金等著名政治家會晤,有趣的段子他們脫口而出。據工作人員透露,這兩人是講段子的高手,所以人緣又廣又好。另據傳說,葉利欽在外地出差時發現一位官員非常善于講段子,便把他調到克里姆林宮任總統辦公廳的很高職位。
在俄羅斯,講段子也是一種職業。日瓦涅茨基、佩特羅相和扎多爾諾夫等擅長說段子的演員在俄羅斯家喻戶曉。他們不僅妙語連珠,而且配上幽默的表演,有的段子,演員說一句,觀眾就笑一次,劇場里笑聲如潮。
段子高手有土壤
在俄羅斯,段子集錦是暢銷書,電視、廣播都有段子節目,報刊上也登載最新流傳的段子。人們被段子包圍,耳濡目染,長期熏陶,自然培養出了很多段子高手。
俄羅斯人善于講段子,一是廣闊領土孕育了寬廣的胸懷和豪放的性格。心胸狹隘、沒有幽默感的人是講不好段子的。二是俄羅斯社會欣賞和重視有幽默感的人。俄羅斯姑娘擇偶時,把配偶是否具有幽默感作為重要條件。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