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農業市場的發展趨勢以及中國最近加入WTO 正對中國西部千百萬小農戶的收入和生活水平產生明顯的影響。同時,隨著社會城市化的加劇和城鎮居民人均收入的迅速增加,消費者已不滿足于過去以糧食為主的單一食物結構,需要更多的花色品種。此外,國內市場對食品加工企業的安全和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出口食品必須符合國際標準。這些發展趨勢正對中國的農業改革和農村社會產生巨大的影響。為了幫助中國的小農戶適應這些新的發展趨勢,獲得新的市場機會,提高農村的生活水平以及履行中國對WTO的承諾和責任,加拿大國際發展署和中國商務部同意共同實施"小農戶適應全球市場發展項目"。在廣泛征求中國有關政府部門、企業、科研機構和其它在華國際援助機構意見的基礎上,該項目于2003年4月1日正式開始啟動。項目總投資金額約為四千萬加元,其中加方提供的項目經費近兩千萬加元,執行期為5年,中國政府將提供等量的項目配套資金。
加方的項目執行機構為加拿大農業和農業食品部,中方的項目協調機構是商務部。項目的主要活動是對中央和省級政府部門的行政管理人員和政策制定者提供綜合能力建設服務,涉及有關食品和飼料安全、動植物健康、貿易與農業政策改革方面的培訓。項目還將支持相關的政策研究,最重要的是通過具體的、有針對性的農產品示范項目來反應西部地區小農戶是項目技術援助和培訓的最終受益者。項目理事會負責監督指導項目的實施,成員包括來自加拿大國際發展署、加拿大農業和農業食品部、中國商務部、農業部、衛生部、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財政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高級官員。
自2003年4月以來,"小農戶適應全球市場發展項目"開展了一系列活動,旨在幫助中國政府有關農業和食品安全管理部門提高政策制定和行政管理水平,以及幫助中國西部地區參與試點項目的農民受益于新政策、新技術和新方法,從而更好地適應日益全球化的市場環境。項目活動圍繞以下四大主題展開,并通過基層試點項目在中央和地方或宏觀與微觀活動之間建立了一個有機聯系。
食品安全體系
本項目已與中方合作單位開展了"中國食品安全戰略"研究;舉辦了"全球食品安全論壇";分別在加拿大和中國舉辦了農場食品安全、危害分析關鍵控制點(HACCP)、食品安全實驗室檢測方法和管理、食品安全和供應鏈管理等主題培訓活動,支持中國的食品安全體系建設。
提高遵循WTO規則的能力(能力建設)
本項目制定了一套能力建設計劃,內容主要涉及WTO有關的農業政策、通報機制、世界貿易組織及雙邊貿易伙伴通報的技術支持。項目計劃每年派送100多位中方官員和技術人員到加拿大接受專業培訓,并通過項目培訓的師資在中國開展后續培訓活動。
農業行政管理改革(政策研究)
本項目與農業部和世界銀行共同舉辦了農業行政管理高級研討班,形成了一系列政策研究課題建議。項目正在支持中國政府優先開展以下政策研究活動:農民合作經濟組織、農業技術推廣改革、WTO農業支持措施以及國家食品安全戰略等。
小農戶適應符合WTO規則的市場(西部省份試點項目)
本項目設計了六個試點項目,在農戶層面與政策層面的項目活動之間建立了一個宏觀與微觀的聯系,也為移植加拿大的成熟技術提供了一個平臺。試點項目分布在四川和內蒙古自治區,在四川的項目活動主要涉及蔬菜、豬肉和油菜籽供應鏈,在內蒙古的活動主要涉及馬鈴薯、牛奶和小麥。試點項目主要通過先進的農業技術、推廣方法、農產品質量安全保證體系、農業經營管理以及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等措施來增加農產品的附加值,使農民以及供應鏈上相關利益單位和人員受益于良好的供應鏈管理。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