惹禍、炫富是留學生安全事件頻發的首因
出國留學網據浙江日報報道,對無數南加州的中國留學生來說,4月11日就像是一場噩夢:一男一女兩名中國留學生在一輛車內被槍殺。隨著越來越多的學子走出國門求學,諸如此類的報道就開始屢見不鮮。輕則損失財物,重則性命堪憂。留學生又該如何保護自己,避免成為侵害目標?
“沒想到去國外留個學,會這樣不安全!”
這些天,楊云峰的媽媽天天都在掰著手指數日子:在美國南加州大學上大學一年級的兒子,五月中旬終于能放假回國。
上個月,在這所學校發生的槍擊事件,讓原本就為兒子懸著一顆心的她變得更加焦慮:“孩子怕我們擔心,總說一切都好,其實好不好,只有他們自己知道。”
沒被搶,竟成不正常
和幾乎所有的留學生一樣,其實楊云峰自己也很難界定留學生活究竟是好,還是不好。
“出國以后,開闊眼界,鍛煉了獨立生活的能力,是真。但課堂上聽不懂老師講解的焦慮,生活中被當地人排擠甚至歧視的痛苦,真的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說得清楚。”沉默許久,與楊云峰交談的QQ對話框里,跳出了這樣一段文字。
4月11日發生的這起槍擊案,更是給他短暫的留學生活留下了特別驚心的一筆:那天凌晨,瞿銘和吳穎這兩名中國留學生在一輛自己買來的二手寶馬車內被槍殺。
“案發現場就在我平時經常路過的地段,學校雖然處在洛杉磯市中心,但周邊的治安環境是出了名的差,盜竊和搶劫這樣的案件時有發生。”
4月18日,按照中國傳統,是南加大兩名遭槍殺中國留學生瞿銘和吳穎的“頭七”忌日,南加大于當晚在學校一處禮堂舉行正式的悼念活動。
“有上千人參加。”楊云峰告訴記者,那天,他和其他留學生一起在雨后的瑟瑟寒風中手捧蠟燭與鮮花,自發參加追思會。含淚悼念的同時,大家也相互交流起各自曾遭遇過的搶劫事件。對這次事故的原因,大部分學生都認為并沒有什么特別的動機,應該就是因搶劫而起。為了一點小財而開槍殺人,這種聳人聽聞的案件,在可以合法擁有槍支的美國并不罕見。
就在追思會當天,學校附近又發生了一起持槍搶劫案,凌晨時分,一名持槍歹徒試圖搶劫4名學生,幸運的是剛好被巡邏校警遇到,開槍擊傷并逮捕了搶劫者。
“剛來的第一天,就有學長調侃式地告誡過我,‘沒有被搶過,留學生活就不完整’。” 楊云峰說,“雖然自己還沒有真正碰上過這么危險的事情,但現在才是留學生活的第一年,發生槍殺案后,我是真的開始擔心起自己的人身安全。”
易惹禍,炫富是首因
今年4 月,中國留學生張軒偉在英國伯明翰被一輛沒有警車標志的黑色寶馬警車撞傷,送醫院搶救后于次日下午不治身亡;
去年4 月,23歲的柳乾在加拿大多倫多市的住所遇害。案發時,柳乾在北京的男朋友通過網絡與她視頻通話,目睹女友遇害的過程,但沒能阻止慘劇的發生;
還有,在2009年的澳大利亞,先后有一男一女兩名中國留學生失蹤……
這些內容,是留學德國的肖威這幾天在網絡上搜集出來的,美國南加州的慘案,讓他開始關注自己所處這個群體的人身安全。“簡直是步步驚心啊!”說起這些,他在電話那頭的音量都提高了好幾個分貝。
為什么中國留學生頻頻遭遇黑手?在肖威看來,至少有兩方面的原因值得反省。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現在一部分中國學生盲目攀比炫富,在不少國家,中國學生儼然已與暴發戶畫上等號。”肖威告訴記者,確實有些家庭條件比較好的學生,出國只是為了換張文憑或混一段海外留學經歷,對他們來說,留學生活好像就是為了旅游、買奢侈品和交不同的男(女)朋友。”
這似乎也可以從南加大這起槍擊案中得到佐證——最初的一些新聞報道,過度強調受害者所乘坐的“寶馬車”,導致有人“幸災樂禍”:炫富就該死。
“事實上,現在每年出國的留學生中,大多數是普通家庭的孩子。而那輛二手車折合人民幣不到6萬元,還是受害學生省吃儉用辛苦攢下來的。”肖威說,這就是少數留學生炫富所帶來的惡果。
肖威總結的第二個原因是,留學生安全意識普遍薄弱。
車禍、溺斃、打劫、性侵害和突發自然災害等,是留學生最容易遇見的安全事故。肖威說:“在很多國家,中學生要接受火災逃生等培訓課程,但國內很少會對中學生進行安全教育。我們在國外的生存經驗,大都是靠自己跌跌撞撞摸索。但畢竟很多問題,事關生命安全,一次都跌不起。”
遇危險,保命最要緊
楊云峰的博客里,他總結出的幾條“安全守則”,一直處于置頂狀態。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盡量遠離不安全的區域。”楊云峰告訴記者,他的住處雖然離學校不遠,但就在案發地段附近,當初找房子時更多考慮的是便宜、離學校近。“接下來我首先要做的,就是找一個安全的住處,盡管會貴一點,但安全第一,可能會考慮跟同學一起租住,不僅能分擔一下房費,更能相互照應。”
其次是盡量減少單獨的夜間出行。因為劫案更容易在晚上發生,兩次槍擊案都是在深夜發生。“以前為了考試,我經常會在圖書館待到挺晚,一個人回家。現在想起來真是后怕,以后可不敢再這樣了。”
“還有就是不能露財。”楊云峰說,“尤其在不安全區域,少掏錢包、少用手機。”
這幾條“安全守則”,與一些留學專家的觀點不謀而合。IDP美國資深顧問黎美合就指出,南加大槍擊事件無論是時間,還是案發地等,都增加了危險發生的可能性。留學生應該充分了解當地社會和學校周邊的環境,理智選擇住宿地點。
還有專家指出,了解兩國的文化、法制等差異,轉變留學期間的觀念,是最大程度防止留學生安全問題發生的根本。對于此類差異,留學生及其親友在海外留學之前就應該深入了解,慎重作出選擇和心理準備。尤其是近幾年來,出國留學的中國學生,除了人數的絕對增加,還出現了低齡化趨勢。這些小留學生多是獨生子女,從小都享受著眾星捧月般的照顧,獨立生活和自我保護能力更加欠缺。
此外,國內的教育留學機構也需要進一步打破只重高分數的狹隘做法,做好留學生的前期安全指導,包括最基本的如何報警、如何與警方打交道等。留學生之間,也應該互相多幫助、提醒。
“中國有一句老話,惹不起,躲得起。如果破財能夠保命,那么當然是保命要緊。”留學中介機構咨詢師張翼告訴記者,在國外若碰到危及生命的事,首先需要冷靜,思考是否有機會脫險。倘若對方人多或有兇器,又遠離人群無法求助,更加不能冒險亂來。
1.出國前了解我國駐外大使館或領事館的地址和聯系電話,抵校之后,第一時間了解校內的應急報警機關、急救或者醫務室的地址和聯系電話;
2.有條件的話,尤其是新生,最好選擇住在學校宿舍;
3.如果選擇校外合租,必須謹慎選擇合租人,多謙讓,少爭執,更不能動武;
4.盡量減少單獨夜間出行,避開一些偏僻或容易發生偷搶的街道;
5.千萬不要讓陌生人隨便入室,或吃陌生人給的食物;
6.外出或就寢之前檢查電源、瓦斯開關及門窗是否上鎖,出遠門前請朋友、鄰居代為留意房屋安全;
7.錢財不可外露,不要有攀比虛榮的心理,即便熟悉的人也不要過多透露經濟方面的信息,盡可能少帶現金在身上;
8.養成自我保護意識,購買意外保險,萬一遇到危險情況,舍財保命。
艾迪廣東分公司總經理謝杭東:最好的防范,就是遠離這些危險。人都有保護自己的本能,但可能因為環境的問題,沒有養成習慣,或者時有時無。盡管不愿意,但我們不得不承認危險還是無時不在,無處不在,因此大家都應該隨時保持警惕,對中國留學生來說,在一個陌生的國家和城市,更要如此。“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記者 何蘇鳴)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