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每個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個賢內助。在江蘇常州,有這樣一群海歸博士,他們是很多行業的領軍人物、大家眼中的成功人士,在他們身后,同樣也站著一群默默付出的女人。
從“博士沙龍”到“博士太太沙龍”
“從科學家變身企業家、把技術轉化成產品,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兒。”惲爽回憶起2000年隨丈夫孫曉慰一起回國創業時的艱辛,意味深長地說。后來,她看到身邊很多海歸創業時也遇到類似的問題,便萌發了要建立一個海歸創業者經驗交流平臺的想法。
2005年,常州國家高新區留學人員創業促進會正式成立,這個“博士沙龍”成了連接政府和海歸創業者之間的橋梁。而在“博士沙龍”里的部分女海歸,除了聊事業的發展,也常常談及婚姻家庭、子女教育等話題。在惲爽的組織下,2006年,“博士太太沙龍”便從中應運而生。
作為一個非盈利性的民間社團,“博士太太沙龍”經過數年的發展,在當地的影響力不斷擴大。如今,協會突破了“女海歸”和“博士太太”的身份限制,會員從最初的十幾人增加到了100多人,其中不乏女高知、女高管,甚至留學生母親的身影。
擔任組織顧問的常州市副市長居麗琴對“博士太太沙龍”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它做了政府夠不著、做不到的事,真正解決了海歸創業者的‘后顧之憂’。”
愛學習,愛生活,愛奉獻
“博士太太沙龍”里的“太太”們雖然戲稱自己是博士“后”,甘當成功男士的強大后援團,但她們同樣也有自己的生活追求和人生理想。
她們愛學習,喜歡探求不同領域的新知。這些“太太”本身也是許多行業的優秀人才。平日里,她們聚在一起聊自己的專長,如金融理財、心理教育、醫藥生物、藝術文學等,就像是在辦一場別開生面的講座。
她們愛生活,喜歡在點滴中追求生活的品質。從瑜伽養生到西式甜點、從時尚潮流到服飾搭配、從旅游交友到異國文化……她們享受著生活帶來的樂趣,也創造著精致快樂的生活。
她們愛奉獻,并堅信愛是可以通過行為去感染和傳遞的。幾年來,“博士太太沙龍”多次為敬老院與孤兒院捐款捐物、幫助貧困家庭和失學兒童,她們還到學校給小留學生進行境外安全教育,到幼兒園給小朋友講故事等等。
幸福無處不在
由于受到西方文化生活的影響,這些海歸家庭在經營婚姻方面顯得更有情趣、更加浪漫。
“山云際會西窗共,抃風舞潤雙飛鴻。感于心,合于行,如膠似漆未老情。”這是惲爽在丈夫47歲生日時作的一首《愚夫》,一句“未老情”道出了他們25年來的伉儷情深。面對這份獨一無二的禮物,整天泡在實驗室里的孫曉慰略顯羞澀,“我沒你那么好的文采,但我可以寫英語。”于是,惲爽在生日時便收到了老公一張寫滿英文的祝福賀卡。
對于這些海歸博士來說,創業是艱難的,但只要一首情詩,一張賀卡,一個越洋電話……幸福便無處不在。也正是因為有了“太太”的大力支持和無私奉獻,這些在外打拼的男人們才擁有了世界上最強大的后盾和最溫馨的港灣。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