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 英倫網 王榮
安大陸(左)和布萊恩在為今年的玉雕賽選購玉料。
玉緣把英國人安大陸(Andrew Shaw)從倫敦帶到蘇州,把他從BBC英國廣播公司記者轉世為蘇州玉雕區一個小作坊的主人,中國唯一一個洋玉雕師。同樣,玉緣讓加拿大人布萊恩·麥希森(Brian Matheson)和安大陸在網上相遇,惺惺相惜,決定協力推動中西玉雕和玉文化交流。
交流的形式是吸引中國玉雕師加入布萊恩發起的網上世界玉雕交流研討會和玉雕賽(按鍵 World Jade Symposium)。去年第一屆,布萊恩發現很多精美的作品,但沒有一件來自中國玉雕師。不過他在網上發現了安大陸,于是這個他傾注了所有閑錢的藝術項目出現了新轉機。我們已經講了按鍵 安大陸的故事,下面是布萊恩的故事:
含蓄
冰清玉潔,這個成語從一個側面為玉在中國文化中定了位。在世界其他文化中,玉這種石料的外在和內涵特性也折射出不同的光彩。
對玉雕同樣發燒的加拿大人布萊恩認為,玉不像鉆石、寶石或水晶那么咄咄逼人,更多含蓄的美,但其美麗和魅力絕不亞于水晶和鉆石。
在安大陸看來,玉雕不是純藝術,還包含了工匠、手工藝的元素,玉雕在中國除了有觀賞價值,還常有祈福、祝愿等世俗的寄托;布萊恩則毫不含糊地把玉雕稱為藝術,把自己稱為玉雕藝術家。同時,他也深知玉在世界材料市場以及玉器在首飾、裝潢和其他工藝美術品市場的商業價值。
玉石世家
布萊恩的玉緣故事得從阿拉斯加一個叫朱諾(Juneau)的地方說起。
玉雕需要機器設備,需要投資。
他父親是一個現在已經關閉的玉石礦開采公司合伙人。他們發現很多中國人到那里采購玉料,所以決定在朱諾開一家玉料陳列和零售店。布萊恩曾在自家開的玉石店任經理,但他當時對玉一無所知。
許多去買玉料的行家經常問一些他無法回答的問題,或者介紹一些如何辨別真偽的故事,他都如聞天書。于是開始看書自學。很快,他就意識到每天環繞自己的可能是世界上最美的石頭。
他看的許多關于玉和玉雕的書在這里起了很大作用,其中有大量關于中國古代玉雕的記載。
這些文字讓他意識到,一件玉雕作品中傾注了多少心血、智慧和愛,正是這些元素成就了玉件的神靈之美。
看了無數的玉雕書之后,布萊恩覺得自己已經對玉幾乎無所不知了,唯一不知的是如何把一塊石料變成玉器玉件。
初試刻刀
所以,有一天他把一塊玉石揣在兜里,回家的路上在工具店買了把專用的刀具。回家后,花了一個通宵,就用這把刀和一個茶杯水,用那塊玉料刻出了第一件作品。
那個過程,把石頭變成作品的過程,這感受絕對超出了我的預想,布萊恩回想起自己的處女作,忍不住笑出聲來。
從那以后便一發不可收拾。他進入了玉石雕刻圈子,拜師傅,找玉料,跟本地和世界其他國家的玉雕師切磋技術,參加各地的玉雕節。
這些年來,他對玉的歷史和文化的了解不斷增多。最初接觸的是中國古代玉雕,后來發現墨西哥的阿茲臺克人、新西蘭的毛利人,還有瑞士的一個少數民族社區,都有源遠流長的玉雕文化。
玉的美、魔力和超越塵世的質素,不但使他著迷,更改變了他的人生。
安大陸說,刻玉使他心靜,而布萊恩感到刻玉時的全神貫注,幾乎有打坐默思的效果,最后成就一件美麗的作品給他極大的滿足感,而刻玉打坐過程中的諸多感悟,更使他欣喜。
我從中學到了很多東西,關于人生、人道、世界、文化、哲理,悟出很多道理,他說。
他在加拿大遇到的玉雕師傅、同道們似乎有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思維都很開放,大家碰到一起總有很多可交流的,總能相互學到很多。
今年網上玉雕賽的石料是一塊青海產的碧玉。參賽者要在三個月時間內把它變成一件藝術品。
網上社區
以4年的專業玉雕藝術家生涯的體驗,布萊恩覺得自己應該把這些物質的和精神的財富跟世界各地的志同道合者分享,尤其希望為年輕玉雕師提供幫助;我知道這一行糊口不容易,而藝術家一般只專注創作而不太關心掙錢糊口方面的事,他說。
玉雕因為涉及原料和工具設備等世俗的元素,也使很多潛在的玉雕師望而卻步。
布萊恩去年在按鍵 世界玉雕交流研討網上創意了一下,舉行玉雕比賽,結果吸引了200多名美歐和新西蘭等國家的玉雕師。網絡社區成員評出前十名,而金、銀、銅獎則由北美的專業玉雕藝術專家評選。
他在網上認識了安大陸,話說得投機了,感覺到對方跟自己惺惺相惜,脈搏合拍;除了都對玉癡迷,他們還都認為,網上玉雕賽是古老工藝和現代科技完美聯姻的完美實例。
雖然布萊恩的網上玉雕交流研討活動從一開始就言明不以盈利為目標,但他也承認,創立一個網上平臺,讓世界各地的玉雕師能夠直接跟玉石供應商建立聯系,或許可以推動玉礦、玉料、玉雕和相關行業,但他強調,這個小小的網站的商業市場影響好比滄海一粟,更重要的是讓世界各地的玉雕師有個交流的渠道。
2012年的網上玉雕交流研討友誼賽因為安大陸的關系,請到了一位中國玉雕大師當評委。
他說:我把這作為一個藝術項目來做,現在有很多電視真人秀,電視大賽,我可以借鑒一下。 搞網上比賽,是希望給玉雕同行加一點動力和壓力。
感謝您閱讀《安大陸和布萊恩的"玉緣"(下)》,文章來源于BBC,我們為您準備了BBC簡介,請閱讀:英國廣播公司,簡稱BBC,是英國一家由政府資助但獨立運作的公共媒體,長久以來一直被認為是全球最受尊敬的媒體之一。在1955年英國獨立電視臺和1973年英國獨立電臺成立之前,BBC一直是全英國唯一的電視、電臺廣播公司。BBC除了是一家在全球擁有高知名度的媒體,還提供其他各種服務,包括書籍出版、報刊、英語教學、交響樂團和互聯網新聞服務。2011年12月,BBC拍攝的紀錄片《冰凍星球》陷入造假風波,受到觀眾批評。英國廣播公司(British Broadcasting Company),簡稱BBC,成立于19 BBC22年,是英國最大的新聞廣播機構,也是世界最大的新聞廣播機構之一。BBC雖然是接受英國政府財政資助的公營媒體,但其管理卻是由一個獨立于政府以外的12人監管委員會負責,并且通過皇家憲章保障其獨立性。監管委員以公眾利益的信托人的身份管理BBC,他們都是社會上有名望的人士,包括蘇格蘭、威爾斯、北愛爾蘭和英格蘭的首長,由英國首相提名,英女皇委任。監管委員會下轄執行委員會,由16個不同部門主管組成,負責BBC日常營運工作,委員會主席為行政總裁,并兼任總編輯。 BBC目前經營8條電視頻道,10條廣播頻道,及直接由英國政府出資經營以43種語言作全球廣播。BBC在新聞界最為人樂道的是其嚴格的要求,所有制作人都要恪守BBC的工作規章:節目制作人準則,該準則對編輯和采訪業務的各方面提出了具 BBC總部體詳細的要求。在BBC建立之前,已經有很多私人公司嘗試在英國做電臺廣播。根據1904年的無線電法案,英國郵政局負責頒發電臺廣播牌照。1919年,由于收到很多軍隊對過多廣播而干擾軍事通訊的投訴,郵政局停止發出牌照。于是,1920年代初期,廣播電臺數量驟減,越來越多人要求成立一個國家廣播電臺。一個由無線電收音機制造商組成的委員會經過幾個月的討論,最終提出一個方案,BBC由此誕生。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