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詳細分析了美國經濟中的4個低技能和4個高技能行業,以新視角洞察移民在美國就業市場扮演的角色。這些行業包括酒店、農業、建筑和餐飲服務,以及健保、高科技制造業、信息科技和生命科學。數據顯示,移民勞工為美國職場增添了多元化;投身職場的比例高于本土勞工;移民勞工在不同領域所擔任的角色有別于本土勞工。此外,未來10年可望創造最多就業機會的15個行業中,移民在其中的8個,扮演特別主導角色。
研究發現,不論是高技能還是低技能領域,移民勞工和本土勞工都傾向從事不同的工作。在健保行業,從事醫生和外科手術師的移民比例(7.7%)比本土勞工高出一倍(4%),擔任家庭健康助理的移民比例(19%)也比后者高出近一倍(10.3%);在農業領域,移民最可能成為農場工人(約占移民總數的60.5%),而僅有35.5%的本土勞工愿意擔當此職;在建筑行業,移民最可能擔任工人(25.6%),而本土勞工最可能任經理(14.3%);在餐飲服務領域,從事廚師的移民比例也比本土勞工高一倍,分別為31.5%和14.2%,但侍應則以本土人居多,為24.5%,大大高于移民的15.7%;在生命科學行業,移民最可能擔當醫學科學家,而本土人最可能任經理;在酒店行業,從事女傭和管家清潔員的移民,是本土勞工的近3倍,比例分別為39.7%和15.9%。
報告稱,移民勞工和本土勞工的教育水平也存在差異。在高技術領域,移民的教育程度略高,以信息技術行業為例,87.2%的移民勞工持本科以上學位,高于本土勞工的72.5%;但在低技能領域,移民的教育程度則相對較低,以農業領域為例,74.6%的移民工人沒有高中文憑,遠超本土工人的30.1%。
總體而言,低學歷移民的比例偏高,28.9%的移民高中沒畢業,而本土人只有7.4%,但兩者持有碩士學位的比例則相差不多,分別為11%和10.7%。此外,移民在美國勞動力人口增長方面也發揮重要作用。自1970年以來,移民人口大增160%,但移民勞動力人口同期增幅則超過200%,這說明移民處于工作年齡的比例更高。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