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英倫網實習生 王開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在教堂濯足節儀式過后與民眾見面。
在西方國家,復活節是慶祝耶穌基督復活的重要日子,但同樣也是全家享受假日的時候。
在英國,復活節周從棕枝主日(Palms Sunday)正式開始,標志著耶穌到達耶路撒冷。
復活節假期包含兩個公共假日,復活節之前的星期五耶穌受難日(Good Friday)和復活節過后的星期一(Easter Monday)。學校會在復活節期間放假兩周,大學會放三周至一個月。
在此期間,西方國家的人們會以不同的方式慶祝,而英國傳統的復活節也是獨具特色。
王室濯足節
復活節之前的星期四被稱作濯足節(Maundy Thursday),這一天,耶穌基督和他的門徒們共進最后的晚餐。
自英國國王愛德華一世開始,每年的濯足節,英國王室都會舉辦王室濯足節(Royal Maundy)儀式。君主會訪問一座英國大教堂,向當地居民和窮人散發濯足節救濟金(Maundy Money),作為象征性的禮物。
如今,英國每年在濯足節選出一男一女兩名對社區有特別貢獻的年長公民,向他們頒發裝有特殊錢幣的紅、白色兩個錢袋。白色錢袋里裝有在位君主統治期間每一年的硬幣,而紅色錢袋里裝的則是用于發放給窮人的錢幣。
17世紀或更早時,英國的國王或女王會為濯足節選出來的窮人洗腳,以示謙卑。同時,也為紀念耶穌基督在濯足節時為他的門徒們洗腳。最后一位這樣做的英國君主是詹姆斯二世。
古老游戲
復活節彩蛋是西方國家慶祝復活節時用來裝飾的蛋,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耶穌基督誕生以前。
彩蛋是春天的象征,寓意新生命的開始和耶穌復活。復活節期間,許多國家都有交換和吃彩蛋習俗。
人們在復活節當日親手繪制彩蛋。
在英國,傳統的復活節彩蛋由真蛋制成,多為雞蛋。人們將雞蛋煮熟后,用水彩在上面描畫出五顏六色的圖案,鮮艷的顏色代表春天和光明。但如今,這種傳統的復活節彩蛋已經被空心的巧克力蛋代替了。
關于彩蛋,英國復活節有一個古老而傳統的游戲,即滾蛋游戲。參加游戲的人將自己的彩蛋由山頭滾下,到達山底時如果還沒有摔裂就算獲勝。
一直到今天,英格蘭北部的許多地方還延續著這個傳統,比賽誰的彩蛋可以在斜坡上滾得最遠。其中最有名的是在蘭開斯特郡普雷斯頓艾文哈姆公園舉行的滾雞蛋比賽。
此外,彩蛋還有另一種玩法,即參加游戲的人每人各持一枚彩蛋,相互撞擊,誰的彩蛋先碎了就算輸。
小兔邦尼
復活節兔是復活節的另一大特色,由于兔子通常被看作是繁殖力強的象征,所以也代表著春天和新生命。
以小兔邦尼(Easter Bunny)作為復活節象征的文化源于德國,最早出現在十六世紀的文字記載中。
在英國,孩子們相信如果他們表現好的話,復活節的邦尼兔會將巧克力彩蛋藏在室內或草地里讓他們去尋找,這也是英國家庭在復活節期間的主要室外娛樂活動之一。
薄煎餅賽跑
英國斯卡布羅市的市長與孩子們一起在圣灰節玩游戲。
在英國白金漢郡的奧爾尼小鎮上,人們會在 圣灰瞻禮日(Shrove Tuesday) 舉辦有名的薄煎餅賽跑,以慶祝復活節。
圣灰瞻禮日又稱圣灰節(Pancake Day),是復活節之前41天的星期二。當天,人們會把房子里所有的雞蛋和黃油拿出來制作薄煎餅。雖然現在嚴格遵守復活節齋戒規定的人已經非常少了,但每家每戶都會烹飪傳統的薄煎餅。
參加薄煎餅賽跑的參賽者通常是戴著帽子、穿著圍裙的16歲以上婦女,在比賽過程中,她們要邊跑邊將薄煎餅從平底鍋內連續不斷地拋起,至少持續三分鐘,賽跑距離為380米。
其它傳統
在英國,復活節期間還有許多傳統習俗。比如,為了紀念復活節日(Easter Sunday),人們有在當天吃火腿的習慣。在英格蘭地區,人們會在街上跳傳統的化妝舞蹈莫里斯舞(Morris Dance) 。
熱十字面包(Hot Cross Buns)是英國復活節期間的傳統食物,最早出現在英格蘭。十字面包是一種帶有葡萄干和香料的甜味面包,在面包的表面畫有奶油十字圖案。人們有在耶穌受難日吃十字面包的習慣,以紀念耶穌為世人被釘死在十字架上。
復活節期間,英國的各大教堂都會用鮮花裝點。白色的百合花是這一季節的象征,一般會擺放在教堂的祭臺上。
復活節當日,倫敦沿街會舉辦大大小小的花車游行,其中以一年一度的巴特希公園(Battersea Park)復活節游行(Easter Parade)最受歡迎。
感謝您閱讀《英國傳統復活節有何不同?》,文章來源于BBC,我們為您準備了BBC簡介,請閱讀:英國廣播公司,簡稱BBC,是英國一家由政府資助但獨立運作的公共媒體,長久以來一直被認為是全球最受尊敬的媒體之一。在1955年英國獨立電視臺和1973年英國獨立電臺成立之前,BBC一直是全英國唯一的電視、電臺廣播公司。BBC除了是一家在全球擁有高知名度的媒體,還提供其他各種服務,包括書籍出版、報刊、英語教學、交響樂團和互聯網新聞服務。2011年12月,BBC拍攝的紀錄片《冰凍星球》陷入造假風波,受到觀眾批評。英國廣播公司(British Broadcasting Company),簡稱BBC,成立于19 BBC22年,是英國最大的新聞廣播機構,也是世界最大的新聞廣播機構之一。BBC雖然是接受英國政府財政資助的公營媒體,但其管理卻是由一個獨立于政府以外的12人監管委員會負責,并且通過皇家憲章保障其獨立性。監管委員以公眾利益的信托人的身份管理BBC,他們都是社會上有名望的人士,包括蘇格蘭、威爾斯、北愛爾蘭和英格蘭的首長,由英國首相提名,英女皇委任。監管委員會下轄執行委員會,由16個不同部門主管組成,負責BBC日常營運工作,委員會主席為行政總裁,并兼任總編輯。 BBC目前經營8條電視頻道,10條廣播頻道,及直接由英國政府出資經營以43種語言作全球廣播。BBC在新聞界最為人樂道的是其嚴格的要求,所有制作人都要恪守BBC的工作規章:節目制作人準則,該準則對編輯和采訪業務的各方面提出了具 BBC總部體詳細的要求。在BBC建立之前,已經有很多私人公司嘗試在英國做電臺廣播。根據1904年的無線電法案,英國郵政局負責頒發電臺廣播牌照。1919年,由于收到很多軍隊對過多廣播而干擾軍事通訊的投訴,郵政局停止發出牌照。于是,1920年代初期,廣播電臺數量驟減,越來越多人要求成立一個國家廣播電臺。一個由無線電收音機制造商組成的委員會經過幾個月的討論,最終提出一個方案,BBC由此誕生。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