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意大利倫敦政治經濟學院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 所在位置:英國,Houghton學校設置類型:綜合性大學創建時間:1895年學歷:本科 研究生 學校性質:公立學生人數:8810人院校地址:Undergraduate Admissions Office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Houghton StreetLondon8313
本文《留學海外看中西方家教的大同小異》由出國留學網()03月09日轉載于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巴黎同事安吉拉聽說我是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畢業的,就馬上邀請我周末到家里吃飯,因為她的大兒子明年要申請大學,倫敦政經是目標學校之一,她不放過任何為兒子提供留學建議的機會。你看,并不是只有中國的“虎媽”、“鷹爸”才那么關切子女前程。安吉拉是意大利裔人類學家,其丈夫是大學里的化學教授,3個兒子都在巴黎的國際學校上學。周末我和先生小巴來到安吉拉位于塞納河畔的老式公寓。她大兒子安德亞開始有點局促,靦腆地問:“你們認識聯合國的人么?”我和小巴被問得有點糊涂。他爸爸解釋說,因為安德亞這周學校的作業是要寫一篇關于聯合國如何運作的小論文,想找相關人士采訪。
打破沉默之后,安德亞逐漸放松起來,作為一個17歲的中學生,他知識面非常廣。他喜歡歷史,掌握法語、意大利語、西班牙語和英語。他做過一個音樂網站。他還是學校橄欖球隊的主力,為了球賽,他每周要在緊張的學業中抽出三個半天來訓練。安吉拉的老公不無驕傲地說,“當我看到他在球場上敢于單挑比他強壯兩倍的對手,真的很佩服!”
這個暑假安吉拉幫安德亞報名去阿拉斯加參加夏令營。安吉拉說,這是“逼”兒子進一步提高英語的好辦法,因為在歐洲即便有外語交流的機會,大部分情況下安德亞都是通過意大利語或西班牙語進行溝通,“偷懶”不練英語。“而美國人基本不會任何外語,你只能和他們講英語。這算是安德亞去英美留學前的鍛煉吧。”
說起安德亞留學,安吉拉和她老公都有點無奈,因為法國精英學校只看成績,不看特長,像安德亞這樣全面發展的學生很吃虧,而歐美名校卻喜歡多才多藝的學生。安德亞說他要學政治學,最希望去紐約,第二選擇是倫敦。對此,安吉拉夫婦很是矛盾,一方面他們尊重兒子的選擇,另一方面他們又希望兒子在倫敦,“因為離家近啊,我們一個小時的飛機就能去看他啦。”我們暢聊到子夜。臨別時,安吉拉說,睡覺前她要先準備兒子第二天的早飯。看來真不是只有中國家長圍著孩子轉。
我們經常津津樂道于比較中西方父母如何不同,中國和外國孩子如何不同,但其實,父母心、子女情,抵觸應試,重視能力,不都是共通的嗎?但這里也有一點點不同。安德亞的生活雖然少不了父母的“幫助”,但卻沒有父母的“影子”,比如,安德亞業余打橄欖球是出于愛好而非秉承父命的旨意,建立音樂網站也是興趣所致,他想學政治學這個主意既非來自學理科的爸爸也非來自學人類學的媽媽。雖然其父母也可算是無微不至,安德亞還是在走自己的路。也許正是因為大部分的相同,才使得這些小小的不同更值得我們思考吧。(張悅悅)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