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瑞典法學院 College of Law 所在位置:英國,London (Moorgate & Bloomsbury), Chester, Guildford學校設置類型:創建時間:1962年學歷:本科 研究生 學校性質:學生人數:0人院校地址:8306
出國留學網()為留學生全程報道海外留學相關新聞:《赴瑞典留學卻進“中國班” 學生怒告中介一審敗訴》03月08日報道。班上都是中國學生通用普通話 怒告中介
事件回放
花費超過12萬元去瑞典留學,卻發現同學都是中國人,而且待遇與外國同學不同,被稱為“黑戶”。最近,3名學生因不滿出國留學中介把他們介紹進“中國班”,與留學中介打起了官司。
據留學生王某稱,她于2010年7月與某出國咨詢服務公司簽訂了《自費出國留學中介服務委托合同》,申請赴瑞典克利斯安斯塔大學國際經濟學專業留學,中介費1萬元。2010年8月30日,王某從北京飛赴瑞典留學,每年學費為人民幣7萬元。
但到了學校,王某就發現留學氛圍與她預想的不太一樣。首先,她得知這個專業并不是該大學的正規專業,而是中介公司向學校“買”來的。在學習過程中,她與其他國家的留學生享受的待遇完全不同,其他學生把她們班上的中國學生稱為“黑戶”。其次,其他外國留學生的簽證期限涵蓋了整個留學期,但她們這些中國留學生卻是一年一簽,也就是說一個學年結束,她就要重新申請簽證。最讓她無法忍受的,就是班上的同學都是中國人,語言環境還是普通話。她覺得,出國留學就是想追求一個“洋”環境,沒想到花重金不遠萬里,卻跟一群中國同學在一起讀書。去年1月,王某退學,后來又申請到俄羅斯一所大學留學。
一審敗訴:“不進中國班”沒寫進合同
在中國留學生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遞增的背景下,類似的“中國班”在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的許多學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但是,由于出國留學中介服務合同中并無關于這一條款的約定,留學生打起官司來輸多贏少。因此,留學生要想避免入讀中國學生扎堆的院校和專業,還得在留學申請前做足調查工作。
王同學委托的中介公司認為,根據雙方簽訂的中介合同,公司負責將學生送到國外正規的大學留學就算履行了義務。該公司稱,在王某出國留學前,就將瑞典這所大學的情況作了如實介紹,當時并沒有涉及所謂的“中國班”問題,雙方的合同中也沒有這一條款。至于簽證一年一簽,該公司承認該專業是東北一所大學與克利斯安斯塔大學合作辦的,但事前王某就知道這一情況,而且這并不影響這批留學生按期畢業并獲得學業證書。
一審法院認為,王某與中介公司簽訂了留學合同,中介公司按照合同如期將王某送進瑞典克利斯安斯塔大學國際經濟學專業留學,已經按約履行了義務。
關于此案的爭論焦點之一“中國班”問題,在中介公司提供的合同中,用“應提供學校的全面信息”一筆帶過,王某認為中介公司沒有說明留學的是“中國班”,屬于未提供全面信息。但法院認為,“不進中國班”沒有寫進合同,也沒有作為特別約定附在合同后,因此不支持王某的訴求。最終,法院認為合同合法有效,中介公司并未違約。王某不服,提起上訴。目前此案還在審理中。
中國學生扎堆難以融入當地備受困擾
隨著近年來出國留學熱的不斷升溫,“中國班”已經成為留學行業的熱門詞。一位留學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上述案例中所指的“中國班”,一般是與留學中介有合作關系的學校,還有一些是語言培訓班。“說白了,就是中介公司或者國內某個大學,跟國外的大學合作辦一個班,專門針對中國學生開設。”不過,這種專門的“中國班”畢竟還是少數,但留學海外遭遇中國學生扎堆的情況卻是越來越多。
John是在廣州讀高一的學生,去美國上過一個學期后,又回到了廣州原來的中學繼續上課。問他為什么不愿意去美國讀?他說,去到美國,家長選擇了洛杉磯的一個豪宅區,主要是華人居住的,也是一個好學區的中學。開家長會,家長基本是華人,班上的同學大多數是中國新移民的孩子,平時同學們交流講中文就可以了。他住的寄宿家庭父母也是華人,平時也跟他講中文,帶他出去見的也是華人,根本沒有說英語的時間,沒有機會融入當地社會。所以,他決定回國讀書,學好英語后再申請去美國,不過他想申請去非華人社區的學校。
教育專家表示,要避免這個問題,就不要選華人社區,按照西方人的偏好選社區。但現實中也有很多留學生是很喜歡在“中國班”學習的,感覺輕松壓力小。業內人士建議,如果家長想讓子女出國留學喝到真正的“洋墨水”,在與中介機構簽訂合同時,一定要了解留學院校的真實情況,最好約定“不進中國班”。
不想進“中國班” 其實也不難
關鍵在選擇居住地和專業時不要湊熱鬧
支招一:住西方人聚居的小鎮
廣州益升教育機構總經理李素磊表示,首先要做學校調查,學校所屬社區是什么人群的聚居地?華人愛熱鬧,喜歡住市區附近,西方人愛安靜和鄉村生活,喜歡選擇小鎮。其次,做專業調查。中國人選專業的標準是什么專業好找工作,比如會計專業容易找工作,就一窩蜂去報會計專業。結果當上課時,基本都是中國人。
琥珀教育廣州分公司總經理何楚剛表示,其實不只是中國學生扎堆某個專業的現象嚴重,其他國家的學生也有這種現象。比如,印度出國留學的學生都會不約而同地選擇與IT相關的專業,是因為該國IT行業人才缺口大,薪金高;英國許多大學開設了發展學課程,這個專業有超過80%的學生都來自日本;在很多世界知名大學的法學院中,都有來自美國留學生的身影,法律學是最受美國學生歡迎的熱門專業之一。而海外名校的商科專業,包括工商管理、會計學、市場營銷、金融學、國際經濟與貿易等都是最受中國留學生歡迎的熱門專業。
支招二:避開華人熱選專業
如果學生不想入讀海外“中國班”,何楚剛建議在專業選擇上應該盡量避免扎堆熱門專業,而應根據自身的興趣、特長、海外生活、職業規劃等多方面綜合考慮來選擇專業。
學生如果到國外后發現學校很多中國學生不利于自己語言能力的提高或融入當地社會,可主動參與學校的各種活動,進一步適應當地的語言環境。多與導師探討問題,課余時間在當地找兼職工作,多參加社區活動和各種慈善義工活動,與更多當地人面對面交流。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