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大學咨詢機構主席Philip Clark稱, 影響估量不應該被用于調研資金的分配,但擬定發明創造的“故事”會使公眾相信他們的資金得到了很好的運用。
昨天,影響咨詢小組在堪培拉召開了ANT-Go8第一次會議,Clark稱,“作為非相關專業的人員需要了解研究資金的去處,他們必須明白他們的資金正在被用于做些什么。”政府于去年11月宣布將進行計量經濟可行性以及其他社區方面影響的研究,但是澳洲科技網絡以及八大高校組織在此之前已經就本年度的調研制定了相關的計劃。Clark是一位投資銀行家,同時也是教育投資資金咨詢委員會的主席。他曾代表澳大利亞商業協會致力于開發調研質量框架(RQF),但該框架的制定于2007年夭折。在談及新的構想時Clark說,“它并不是要將大家引入如何測量影響的理論方面的辯論,而是要了解在調研質量框架之下將發生些什么。”他稱,他們曾用該框架去分配資金,但是它非常復雜,太過激進,且耗資巨大。“我對此非常感興趣,因為研究是一個重大的投資,是我們改善生產力水平的途徑之一,同時也是最為重要的話題。”Clark預計此舉將會遇到阻力,“一些研究人員可能會抵制該計劃。有一種看法是,‘你不需要了解我要做些什么,只需要給我資金、不要打擾我,讓我專心的進行研究。’ 而這種看法是當前我們面臨的最大的問題。”ATN的執行理事Vicki Thomson則表示,該試驗計劃在各高校完成當前ERA計劃前不會實施。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