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帝潘·巴爾巴里奇和茲林科是來自克羅地亞的留學生,他們目前在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學習中文。他們對于中國的戲曲、酒吧和樂器都非常感興趣。總的來說,他們對于中國音樂有一種情結。“我雖然很喜歡中國音樂,但僅僅是欣賞而已,還不能稱為音樂通。香港流行天王張學友則是我的中國流行音樂的引路人。一次偶然的機會我聽到了他演唱的《她來聽我的演唱會》,歌曲的旋律立即吸引了我。從此以后,我開始對來自中國的各類音樂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同時,我還特別喜歡中國的搖滾樂團《唐朝》、《黑豹》,他們的音樂不僅旋律好,而且歌詞還很有意義。”
斯帝潘的中國音樂情結最早可以追溯到三年前,當時他還在克羅地亞薩格勒布漢學系學習中文。他回憶到,當時學校為了組織學習中文的學生去參加中國駐克羅地亞大使館的新年招待會,特意準備了一首中國民歌合唱《康定情歌》。只是他第一次學唱中文歌曲,直到今天他依然記憶猶新。
而茲林科的中國音樂情結則源于一部在克羅地亞放映的中國電影。他很不好意思地說,這已經是五六年前的事情了,具體的電影以及電影音樂他已經記不清楚了。但是,中國音樂的種子已經埋在了他的腦海中。“看完電影之后,我就開始在網上下載中文音樂聽。那時我剛剛開始學習中文,水平非常一般。基本聽不懂歌詞的內容,只能學著哼唱音樂的旋律。我最喜歡中國的嘻哈和流行搖滾音樂,特別朗朗上口。”
正是由于他對中國旋律的鐘愛,他決定來中國學習中文。他在中國也結識了很多音樂圈的朋友。他很欣慰地表示,通過和他們的接觸和交往,不僅提高了中文,而且對中國音樂,特別是中國的搖滾音樂有了全新的認識和理解。
談到中國音樂,不得不提到中國的酒吧文化。這兩位來自克羅地亞的小伙子對北京的酒吧情有獨鐘。他們說,一到周末就會約幾個朋友去酒吧喝喝酒、聊聊天、聆聽中國音樂。“北京五道口和三里屯的酒吧我們幾乎都去過了,在那里可以品位到不同風格和類型的中國音樂。但我還是最喜歡流行曲風的音樂,因為中國流行音樂的旋律相對慢一些,這樣我們幾個朋友可以很放松地伴著音樂聊天喝酒。”
茲林科不同意斯帝潘的說法,他更推崇中國的搖滾酒吧,這也是他最常光顧的地方,在那里他可以找到力量和激情。
雖然,同是來自克羅地亞的兩位好朋友在中國酒吧文化方面產生了分歧,但是他們在聊到中國傳統戲曲的時候又達成了一致。“我非常欣賞中國的昆曲,雖然百分之九十都聽不太懂,但通過英語的翻譯以及演員的表演讓我他感受到中國深厚的古老文化,仿佛一下置身于古代中國。”
比起斯蒂潘對于昆曲的熱愛,茲林科則更喜歡中國的國粹--京劇。他說,第一次聽到京劇是在學校附近的大眾浴池。這次邂逅讓他印象非常深刻,以致每次洗澡的時候都不由自主的哼唱幾句。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