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中國留學生在美國就業后的年薪是多少,不是一個簡單的數字可以概括的,而是要看各自的崗位、專業、閱歷、機遇和所在地區的工資標準等不同條件。就美國東部地區的情形來看,在美國碩士以上學歷的中國留學生工資總水平,是較高的。平均年收入大體不低于7—8萬美金。這中間,金融業主管15萬左右,加上獎金等共計約20萬上下;牙科醫生15萬;計算機10—12萬,博士或博士后大學教授10—12萬;科研單位10萬上下;電力工程8—10萬;機器制造5—6萬;裝飾設計5萬上下(也有高的);中小學教師(華人極少)3—4萬。
以上除金融財會中少量文科人員,絕大多數都是理工學生。貨幣單位為美元,折合為人民幣數額應該是不小的。實際上,上列工資數據是以小時工資數計算出的總金額。碩士以上人員,小時工資一般都在40—45美元上下,一天以8小時計,約為350美元/日,折合人民幣2200元上下。
這樣,美國華人科技工作者一天的收入,相當于中國一般人員一月的工資,或相當于一個十八級干部一月的退休養老金。有一個中國留學生在美國, 1997年出國時,在國內一家大型機器廠工作月工資600元,現在年工資13萬美元。他那時工作30天的收入相當于現在的兩個半小時的工資。這廠的工人月工資現已長到3000上下元,也只相當于他在美國10個小時的收入。
跟美國華人科技工作者的年收入相比,前文所寫中國勞工在美國一年掙兩萬多美元,也就算不了什么了。這些華工要是美國公民,還得由美國地方政府給他們一大筆補貼。
美國科技工作者的收入,聽說西部洛杉磯、西雅圖等地和南方某些州略高,中部地區要低一些。不過差距不是很大,大體就一萬上下。就每一個個體來看,工資狀況只是一個某一時段的一個數據,其收入隨著時間的推移,就有可能發生變化。一是所在單位有可能在一年、半年后為職工長一次工資;不滿現狀的人,可以跳槽炒老板的魷魚,辭低就高,使工資得以增長提高。二是被單位裁員,再就業后工資提高或下降。
以上說的是單位上班所得收入,不能反映年實際收入水平。有的華人工程技術人員,還可以兼職、兼課和業余辦公司,獲得部分業余收入。對于這部分人員,其實際年薪收入,就要在工資收入的數額上加上他的業余收入部分。美國華人知識界人士的生活水平,一般位居中位偏下,大體可過。除金融財會,一般文科畢業生在美國就業不太容易,收入也非常有限。
不管如何,中國留學生在美國就業年薪普遍是高于其他國家的,當然也是要比其他國家的留學生辛苦的。我始終相信你工作的回報是和你的付出程度成正比的。總體而言,去美國留學然后在美國就業是一項不錯的選擇,也是一項不錯的投資。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