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2月23日電 題(記者潘旭)美國又一所“批發文憑”的大學授“假文憑”東窗事發,后果很嚴重。仔細一看,有19所中國高校與之“合作”,輸送了大量違規生源。但到目前為止,美國的那所大學已經受到了懲罰,受益的某些中國高校卻風平浪靜,實在令人詫異。
且不論美國迪克森州立大學的“批發文憑”身份是真是假,把文憑給了無入學資格的學生確是事實。這回可好,自食惡果:副校長辭職,院長自殺,學校面臨美國相關部門的處罰。反觀我們這邊,19所與之“合作”的中國高校卻hold住了,默不作聲,相關教育部門也是閉口不談。
這就讓不少網民在網上郁悶不已:這就好比食物中毒,飯店可以沒事?衛生部門可以不管?天下哪有這樣的道理!
其實據記者觀察,“食物中毒”看似偶發,實則必然。如今中國高校個個想搞合作辦學。簽個協議,送點學生,哪個校長沒這能力?籃子大了,菜多了,自然就有不新鮮的。潛臺詞就是:親,我不負責質量把關,吃吐了,別怪我。歸根結底,中國高校搞合作辦學,有面子,又有票子,碰到向文憑看齊的中國學生,可謂如魚得水。出事了自有“野雞”扛著,自己裝作受害者。
更令人深思的事,美國迪克森大學原本可以在“文憑門”問題上蒙混過關,但學校卻“傻傻地”“自首”。或許,正是這樣的“自凈”能力,讓美國的高等教育領先全球。從這點上看,正在努力建設世界先進教育體系的我們應該反思更多,而當務之急的,是在這起“文憑門”事件上,相關中國高校應迅速自查給公眾一個交代,教育主管部門更應嚴格徹查追責、杜絕隱患。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