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規劃我們應怎么辦
在剛剛結束的百名留日博士江蘇行活動中,連云港市常務副市長張同生接受筆者采訪時表示,連云港當前實現跨越式發展最迫切需要的就是城市規劃方面的人才,希望博士們能在此多看看,多說說,積極諫言獻策。 當博士們來到剛剛獲得2006年“聯合國人居獎”的揚州市時,見整個城市古城區小橋流水、亭臺樓榭,新城區高樓聳立、整齊劃一,完美的城市規劃讓博士們贊不絕口,流連忘返。 如今,城市規劃,尤其是中國經濟發達地區的城市未來發展規劃已經越來越受到政府以及社會各界重視。現在,我們來聽一聽其中幾位專門從事城市規劃研究的博士的看法。 城市規劃要走出誤區 日本早稻田大學建筑計劃研究員陸海博士表示:城市規劃,其實就是研究、設計如何給城市的發展做一個整體的定位和大方向的區域性的規劃。城市規劃包括城市的整體規劃、控制性規劃等方面。他表示:城市規劃的概念很早就有了,1949年以前國民黨統治時期,還請國外的規劃師過來就城市規劃進行設計。只是國內城市規劃重視得比較晚。隨著現在國內經濟發展,城市的規劃不能再像以前一樣亂建、亂蓋,雜亂無章。而從城市的形象和長遠發展來看,城市規劃也將越來越重要。 針對目前國內城市規劃中的誤區,博士們將其在日本所學所感與中國進行了對比。 陸海博士認為,國內目前還是將城市規劃看作是純工科的學科,他說:“我們國家談城市規劃就是一個純工科的東西,就是畫圖、搞東西。對理論研究很不足。而規劃時理論上的東西是很重要的,從一個大的層面做研究,研究的過程要比一個成圖的過程長得多。”目前在歐美及日本,涉及到城市規劃進行調查研究的時間都應該相當長,才能得到一個比較完美的論證。陸海博士表示:在日本,東京以及大阪的城市規劃被很多規劃師認為是失敗的。因為包括路網的結構、路面的寬度,當時的考慮都還不足,以至于很多人認為日本這些大城市的地下交通的發達和當時規劃不足有一定關系。 廣島國際大學建筑學準教授李明則認為:國內有些地方政府對自身進行城市規劃時有盲目追求著名規劃院、國外規劃院的不良現象。認為知名的、國外的就一定好,沒有結合自身實際尋找合適的規劃院。中國的城市規劃同日本相比,說是城市規劃,實際上是城市設計。有時候光考慮景觀漂亮,不考慮經濟方面和社會角度。此外,李明認為城市規劃不僅僅是長遠計劃,而且擔負著傳統和現代怎樣結合的責任。中國現在經濟的發展,拆了很多有價值的、有歷史意義的建筑,在這方面中國需要向日本借鑒。戰后日本對遭受原子彈爆炸的廣島進行規劃時,對轟炸后的痕跡是否留下有很大爭議。但是日本的一名建筑家在廣島城市規劃競標中勝出,就是因為把原子彈爆炸后的痕跡留下來。城市規劃不是一次性定義的,是一步一步走的。隨著變化,把不實用的東西裁掉,但不能盲目地變化,基礎設施不能變。 城市規劃民眾應有知情權 李明博士說,在日本城市規劃中民眾的參與程度非常高,大的規劃有民眾代表。建筑拆遷往往會有民眾集合游行反對,所以民眾的威力很大。假如一項規劃有很多反對聲音,真的可能做不下去。他建議政府應促進城市規劃決策的公開化、透明化。 陸海博士則表示,政府的決策有政府的角度,單純從技術層面上談。民眾參與自然是勢在必行。城市居民的素質層次總是不齊的,有高素質的人,也有低素質的人;有為大局著想的人,也有斤斤計較的人。他建議:“政府決定實施城市規劃,大方向定了后,如何把技術層面的設計做好應該是我們這些技術人員的強項。我們對這個方向有一定的知識,有一定的經驗。而民眾是在他那塊領域生活最久的人,他們對那塊地比較了解,他們需要什么,他們討厭什么,他們最大的內心的渴望是什么,只有他們是最清楚的。作為技術人員來說,具體細節上沒有市民們了解,所以必須要聽取他們的意見,然后匯總到我們這里。我們做一個有效的工作,然后民眾參與相結合,互相反饋,共同促成一個好的規劃。” 城市規劃應結合自身特色 在日本九州大學進行環境整備、住宅問題和建筑經濟學等方面研究的張磊博士現在南京林業大學擔任副教授,他認為,一個城市要有自己的發展方向。首先,要適合于人居的城市化,如果人都不愿意居住,那這個城市就失去活力。在對城市進行規劃時一定要嚴格進行分類,有的城市可以規劃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城市,但有的城市不適合這種發展模式,可以將他們設計為具有特色的地方性城市。像連云港的地理位置很優越,雖然目前他的支柱產業是生物制藥,但是這個和港口關系并不大。連云港要發展,必須挖掘出一個和它的天然優勢相關的產業來帶動一大片相關產業的發展。 陸海認為,其實每一個城市都有自己的特點,從長期來看,城市應該有自己的品牌戰略。城市應該給別人一個什么樣的形象,這一點很重要,江南的揚州、無錫在這一點上就做得很好。不是所有的城市都要向高樓大廈發展。比如江南這么美,可以打造成宜居城市,綠地很多,道路網也發達,同時重視人行道和自行車道的設計,鼓勵人們多步行,多用自行車作為交通工具。這樣既創造了城市的品牌,又緩解了機動車的容量。這才是江南應該去追求的,而不要陷入誤區,建設所謂的綜合性工業城市。他十分贊同揚州、無錫等城市將城市發展定位在將電子產業、IT產業等高科技、低污染產業作為龍頭。“準確定位非常重要,定位提供了這種可能性,我們才能因勢利導,發掘其可能性。”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