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飚:讀心理學,最終很可能變成對自己的心理治療。
這篇文章是為了還一位讀者的債。這位讀者是讀心理學,寫信說了自己困惑,說專業有點冷門,就業前景不佳,而其還是在本科階段。
類似的問題,我也曾經碰到過,是一位博士生在吃飯時聊天提到的。至今記得他的語氣,他說一個本科生,讀的商科,家里有關系,畢業之后,在倫敦金融城隨隨便便就找了一份工作,起薪就是10萬英鎊。博士生是北方人,問我大哥,你怎么想?
我不敢想。在英國除了金融行業,還必須是投行,其他行業的收入基本上穩定的,10萬年薪,是奮斗了很多年的教授,才達到的標準。據說以前有個英美的對比研究,對于社會階層的劃分,在美國,收入是一個很重要的指標,而在英國,職業是一個很重要的指標,所謂的中產階級,在英國,往往收入并不高,但是很多人為自己的職業感到驕傲。
那么,在英國成就一份職業,需要付出什么樣的努力?教育是一個關鍵的因素。那位讀本科朋友的困惑,也許也是我的困惑。心理學本質上還是有一份很不為人所知的領域。很多人對心理學的理解,還是停留在幫人算命看相,等同于星座和占卜的階段,高級一點的,大概知道精神分析和弗洛伊德。
實際上,主流的心理學與此關系不大。英國是現代心理學的發源地之一,講究實證研究,也非常地注重理論創新發展。你選擇了心理學,基本上就是選擇了一門研究人類行為和大腦的理論物理學。
在這樣大學教育越來越像高級職業培訓的時代,讀心理學,最終很可能變成對自己的心理治療。不過還好,本科心理學畢業,有一定的數學訓練,加上心理學課程內容相對廣泛,比如涉及人力資源、人際交往等比較實用的領域,可以幫助你拓寬一些就業的選擇。而且良好的研究思維的鍛煉,對于提高自己的分析和推理能力,很有幫助,心理學這種訓練是非常獨特,而且充滿創造性。這種分析推理能力,以我個人的理解,是一種普遍的能力,可以應用到很多。
心理學并不是阻礙就業的過錯,最大問題也許是當初為什么做這個決定,為什么選擇一個沒有前途的行業?
這也許是很多中國學生,來英國之前需要考慮的問題。尤其是你的課程是本科或者碩士研究生。對于攻讀博士的來說,選擇一個專業,基本上是一種一對一的抉擇,就是選擇了未來人生發展方向,很多人要走上學術的道路。
對于博士之前的選擇,卻需要一番挑揀。因為本科和碩士階段,你可能還有更多領域想去嘗試,還有更多的因素需要權衡,比如興趣、文化體驗、對世界的了解等等。而了解這些,我有一個很好的建議,就是大量的閱讀英國大學網站的課程,或者找一本這個學科的英文教材,看一遍。
假如你選擇,還是有后悔,還是碰到挫折,那么這個問題,我們下次再談。
《曾飚:你說的專業誰負責?》由編輯團隊整理,轉載注明。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