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再就業項目采用的按績效領錢的方法,是政府全新的嘗試。
英國國家審計署(NAO)對去年全面啟動的輔助就業項目提出批評,稱項目草率倉促、目標不切實際、漏洞較多而容易導致過錯和欺騙濫用案例增多。
審計署發布的報告說,因為這個預算數十億英鎊的就業工程(Work Programme)啟動太倉促,所以難免導致各類風險增多。
八個月前推出的這個項目取代了英格蘭、蘇格蘭和威爾士幾乎所有已經在運行的為求職者提供補助和就業幫助的項目。
審計署估算這個項目能夠使26%的青壯年求職者重新就業,停止領取求職者補助福利。而負責設計實施這個項目的工作與養老金部(Department for Work and Pensions, DWP) 預測這個群體的再就業比例可達40%。
這就意味著在一些高失業率地區負責實施再就業輔助項目的機構可能難以達到目標,并因此而陷入嚴重的財務困境。
系統不到位
審計署報告還指出,這個項目啟動時,它所需要的電腦系統支持還沒有完全到位,所以DWP現在仍無法通過系統即時核實重新就業的人是否已停止領取求職者補助。
預計這個系統最早要到今年三月份才能完全到位。
因此,審計署擔心出差錯和鉆空子、欺騙、濫用求職福利補貼的案例會增多。
據審計署計算,去年春天新項目啟動前,政府花了6300萬英鎊終止當時在運行的再就業輔助項目合約,而從來沒有考慮過備用或其他供選擇的方案,也沒有對新的項目作小范圍試點。
不過,就業部長克里斯·格雷林(Chris Grayling)反駁說,審計署的報告部分基于揣測推斷,令人頗感失望。
他指出,承擔風險的不是納稅人,而是私營企業;而且按績效付款(payment by result)是一種全新的施政方式,不能用舊的核算、審計方法來評估。
根據新的就業輔助工程,私營企業必須為長期失業的求職者提供了可持續的就業機會之后才能從政府手里拿錢。
《英審計署:再就業項目風險大》由編輯團隊整理,轉載注明。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