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道,在海外生活著這樣一群留學生,他們每天的生活基本是三點一線:上課-打工-回家,其它的活動不見影兒,幾乎窩在家里。有人說他們是“宅男、宅女”,也有人說,他們其實是患上了“孤獨癥”。
“孤獨癥”,聽起來確實有些憂郁、凄涼的感覺。而且日本媒體報道說,在海外留學的中國留學生中“孤獨癥”在不斷擴散,主要是緣于年輕人的“離群索居”,久而久之就會造成心理上的孤獨,乃至行動上的孤獨,非常不利于身心健康發展,甚至還會直接影響到年輕人的整體社會狀態。
那么,在日本的中國留學生的情況究竟怎么樣呢?《全球華語廣播網》日本觀察員郭一娜說她身邊還真的存在“孤獨癥”的留學生。
郭一娜:在我周圍真的有這樣的留學生,正因為時下流行的網絡使一群人現在已經染上孤獨癥,他們最不喜歡外出,也不結交外面的朋友,喜歡把自己關到家里,他們在家里的每天的生活基本都限于上課、打工、回家三點一線,學校里組織的活動無論是中國留學生學友會的,還是當地同學社團,基本都看不到他們的身影。如果不是為了解決吃飯的問題必須要外出打工的話,這些留學生幾乎可以整天不出門,甚至連學校都不愿意去,他們都在家里干些什么呢?主要就是悶頭上網看中國的電視劇和綜藝節目,我想有個人愛好的會上網打打游戲或者看看動漫等等。
一般喜歡“宅”在家中的留學生都有哪些特點?什么樣的孩子容易患“孤獨癥”呢?郭一娜稱語言不過關和自立能力不強是他們的兩個主要特點。
郭一娜:這樣的人并不在少數,隨著中國人家庭富裕程度的增長,能夠為孩子提供所有在海外生活費的家庭也越來越多,這些留學生索性就躺在父母準備好的溫床上度日,這樣的留學生也不僅僅在日本這邊才有,實際上中國留學生多的國家基本上都存在這樣的現象。有媒體總結到他們一般有這樣幾個特點,首先是語言上不過關,這樣的留學生口語水平僅限于語言學校畢業時的水平,用于日常生活交流還可以,但更深層次的文化交流則比較困難。第二個特點是留學生的個人自立能力都不太強,有父母在后面支撐,當初出國前抱定打造自己的雄心壯志已經消磨掉。
對于造成了這樣的現象的原因,郭一娜分析主要因為這些溫室的花朵受到家庭過分的呵護。
郭一娜:年輕一代的中國留學生多數都是80后,很多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因為受到過份的呵護,走出家庭參與集體生活的能力比較差,面對復雜的社會,心理上缺乏基本的認識,初次進入社會遭遇艱難之后便畏縮回家中,可出國留學后父母和家庭只能從經濟上支撐孩子,卻無法給孩子最直接的心理安慰,不少留學生在初嘗留學生活的艱辛和打工的艱難以后,心理上又不能獲得家庭的安慰,只能縮回到自己租的房子里,整天與脫離現實的電視、電玩、動漫為伍,希望從中找到一絲心理上的安慰,這樣一來原本就心理上脆弱的留學生更加失去了在風浪中磨練自己的機會。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