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晚,德國“司法首都”卡爾斯魯厄音樂廳,1000余名來自中德兩國政界、商界的貴賓,3個多小時的精彩演出,很難想象如此規模和規格的演出竟是當地近50名中國留學生的杰作。
沒有專業的經紀團隊,從場地租賃、對外聯絡、廣告推廣、贊助洽談到現場節目安排和音響調試等一系列浩大工程,幾乎都由來自卡爾斯魯厄中國學生學者聯合會的學生參與完成。原本一場迎新春晚會,在卡魯學聯精心運作下,幾乎媲美一場成功的商業演出。
對于卡魯學聯來說,當晚演出的成功并非偶然。事實上,在當地卡魯學聯每年舉辦的“卡爾斯魯厄春晚”早已聲名鵲起。“每年離春節還有很長時間就有許多人向我們打聽學聯春晚的消息了,”學聯成員畢艷告訴記者,“我們的相聲和小品都成了招牌。”
鮑青是來自卡爾斯魯厄理工大學的學生,也是卡魯學聯的元老,去年成為學聯副主席。她不無自豪地說,學聯春晚已在當地形成了相當的影響力。此外卡魯學聯自2005年以來在德國全國范圍舉辦的卡秀歌唱比賽已成為德國華人范圍內影響極大的品牌娛樂節目之一。
學聯并非商業機構,組織活動也只是留學生們學習之外的“副業”。自2001年以來,以卡爾斯魯厄理工大學和專科大學兩所學校為主的學生從小規模茶話會等交流活動開始,逐漸發展壯大,2005年正式在德國注冊成為非盈利機構,目前核心成員近40人。
在晚會前兩個月,卡魯學聯就開始在網上招募志愿者,從踴躍應聘的學生中,他們找到了卡爾斯魯厄副市長的現場同聲口譯,招來了曾在北京大學交流學習的德國小伙子做主持人。
如果只是單純地組織演出活動,卡魯學聯的凝聚力不可能如此之大。歐陽旭告訴記者,由于德國相關政策調整,德國兩屆高中畢業生都集中在2011年上大學,導致卡爾斯魯厄地區房源緊張,新來的中國留學生很難找到住處。許多學生不得不住在昂貴的賓館,有人甚至就住在學校圖書館。卡魯學聯知道情況后在網上發動老留學生公布自己的住房信息,收留新同學,另一方面還積極為新同學尋找房源,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此次“住房危機”。
卡魯學聯主席孫曉欣告訴記者,中國留學生人在異鄉求學困難不少,在卡爾斯魯厄的中國留學生現在一有困難就想到卡魯學聯,卡魯學聯也成為連接留學生和中國駐法蘭克福總領館的紐帶。
孫曉欣說,學聯成員憑著一腔熱情,努力將晚會辦好的初衷是想在春節來臨前給在德的留學生和華僑華人營造一種“家”的氣氛,讓大家不感到孤單。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