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能考上國內研究生,出國讀研不應該說是‘后路’,而是更好的機會。在家庭經濟允許的狀況下,出國深造無論從將來的就業競爭力、機遇,還是學生的專業素質、語言能力來看,都有著國內研究生不具備的優勢。
隨著出國留學的人越來越多,學生在申請出國之前一定不要盲目跟風,而是要根據自己的學習成績、經濟能力、職業計劃等個人實際狀況,再結合國外大學的具體情況作具體分析,把出國留學的“一攬子規劃”先做做好,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國家、學校和專業。
重點規劃一:選專業也要“因地制宜
從教育部公布的數據來看,目前中國學生申請去美國念書的人最多。無論教學質量和大學數量,美國都是排第一的。接下來申請人數較為密集的分別是澳大利亞、英國和加拿大。
目前申請讀商科的學生所占比例非常大。因為商科門檻低、對原先專業背景沒有太多約束、申請通過率高、擇業范圍廣。有些學生本科讀的是中文、英語、歷史,到國外沒有相關專業對接,因此也傾向于轉商科。
除了商科外,還有一些專業其實特別值得同學注意。這些專業可謂是“因地制宜”,比如加拿大的地質學,而澳大利亞的天然氣和鐵礦都很出名,因此采礦工程師專業前景非常好,畢業后容易在澳大利亞當地找到工作留下來。這些“因地制宜”的專業都值得有條件選擇的留學生考慮。
重點規劃二:選國家要考慮是否想留下
另外,專家也提到一個現在留學生普遍關心的話題,就是讀完書之后留在當地工作,成為新移民。
目前可以選擇的留學國家還是比較多的。但是目前能夠申請的移民國家僅加拿大、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新加坡、德國等。很多的歐洲國家,像英國、荷蘭等國家申請移民難度是非常大的,法國目前是不接受移民的。”
建議有移民打算的留學生,在選擇專業的時候要考慮當地的緊缺職業,有利于將來找工作,申請經驗技術類移民。
重點規劃三:留學宜早不宜遲
也有不少學生疑問:國外大學研究生很看重實踐經驗,那是不是在國內工作兩三年再申請出國更好呢?
對此,要結合你所申請的專業,以及你能在國內工作的崗位。去年一個學生申請到美國常春藤一所名校的計算機專業,這個申請者具備三年工作經驗,且在知名的華為公司擔任過技術經理一職。現在,他一邊在讀研究生,一邊在硅谷實習,每個月還有頗豐的收入。這些都與他在國內大企業有過成功的工作經歷有關。
但是,如果申請者在出國前的工作經歷對于今后所學專業幫助不大,或者并不想申請國外一流大學,就沒有必要工作一段時間再申請。在專家看來,出國還是宜早不宜遲。
年輕的優勢在幾方面特別值得關注:首先,如果將來想移民,年齡越小分數越高,如果年紀稍大,讀研畢業之后再申請移民,一耽誤可能就有5分差距,有時候5分就會“要你命”;其次,課本丟了兩三年甚至更久,就涉及一個再學習的問題,學習具備的連貫性被打破,重新拾起課本是個不小的挑戰;再次,年齡大了記憶力也在走下坡路,如果是女性的話還要面對結婚生育的壓力。
至于工作經驗的問題,專家認為在校讀書期間可以找實習的機會。學業有成以后,全力以赴投入工作,而不用中斷事業再回學校,也不失明智之舉。
另外,建議將來想要留學歸國就業的同學,讀完研究生課程,建議在國外工作一到兩年,因為國外的工作經驗絲毫不比一紙文憑的分量低。
重點規劃四:留學資金影響留學計劃
現在大部分留學生都是自費出國,在決定去哪個國家和讀什么專業之前,要考慮到家庭經濟狀況,可以支持自己留學的費用有多少。
美國常春藤盟校里面的私立大學學費要高于一般的公立大學。還要看學科,商業文科稍微便宜一點,而有些專業學費就比較高,比如像化工工程和電子工程。此外,還要考慮地理差異,學校在紐約,生活費肯定要高,如果學校在波士頓或者亞特蘭大就要低一些。
總的來看,去美國念書的費用最高,澳大利亞和英國差不多,加拿大少相對低一些。如果去一些小語種國家,比如說法國、德國、西班牙,那里大部分公立學校都是免學費的,對于家庭經濟狀況不是很好的學生來講可以考慮,但是最大的挑戰是要過語言關。
就美國而言,讀一所普通大學的普通專業,學費是2萬到3萬美元一年,一般城市的話(非紐約、華盛頓、舊金山等),每年生活費在2萬美元左右。學生在申請之前可以綜合考量一下學費和生活費狀況。
通過上面對2012年考研后出國讀研的四大規劃的解讀,相信對于很多計劃考研后申請美國研究生的學生可以參考上面的信息來提前做好申請美國研究生的準備和規劃。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