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居在美國西雅圖、30歲的事業有成的李先生(化名)把“會照顧人”放在尋妻條件的榜首。李先生2004年畢業于中 國著名的高等學府,并于同年來到美利堅闖蕩。作為第一代的移民,每天工作12個小時對于李先生來說是一個常態。“作為一個老外,我必須加倍努力來實現我的 美國夢。”李先生的努力沒有白費,他現在已經是一個業內著名公司的高級分析師。
如今,萬事俱備的李先生現在只差一個太太了。當他一天天逼近三十歲大關,他的家庭開始時時關心他的個人問題,并保持 焦躁的狀態。“我渴望能有一個溫暖的家,像小時候我自己的家一樣,”李先生回憶說,“那個時候,爸爸每天下班回來,媽媽就做好飯等著爸爸,然后一家人幸福 的在一起吃晚餐。”李先生的理想妻子就是像他媽媽一樣的女士。
李先生之所以把“會照顧人”排在首位,另一個主要的原因是他料理家務方面的能力一般。“來美國之前我從來沒煮過 飯,”李先生不好意思地說。在李先生小時候,分數就是孩子的命根子和在家地位的象征。“我媽媽在我小時候從來沒讓我碰過廚具,”李說,“他們總讓我多學 習,并希望我將更多的時間用在學習上。”李先生認為這樣的女性在美國不好找,“她們總是希望能與男人做一樣的事,甚至有朋友責怪我不會生孩子,”他調侃 道。
學校名稱:日本日本大學 にほんだいがく 所在位置:日本,千代田區學校設置類型:綜合性大學創建時間:1889年學歷:預科 專科 本科 研究生 學校性質:私立學生人數:81100人院校地址:6563
張玉是一個擁有八十多擁護者的相親群的群主,也同意“會照顧人”、“善解人意”是在海外的中國男性尋找妻子的重要條 件之一。他告訴《中國日報》,在國外男人通常忙于工作,而希望能有一個人幫助照顧家庭。他同時也提到了當地的文化也對移民有很大影響,所以將家務勞動也算 作對家庭的貢獻。
生活在日本茨城的24歲留學生董桑(化名),對《中國日報》說有將近百分之五十的日本婦女婚后會呆在家里,這種文化廣泛地影響了外國留學生的思想。
住在北京的時尚買手劉寒卻質疑了女性呆在家里的想法。“那些想法都是些老掉牙的觀念了,如今男女早就全方位平等了。”劉寒從來不下廚,并且她的男朋友也享受這種生活方式。“我們可以請人做這些事情啊,他們會更專業并且做的更好。”
西雅圖的李先生自從2004年以來談過兩個女朋友,都以失敗告終,他開始把目光轉向國內。
據美國權威機構皮尤研究中心在2010年的統計,2008年美國大約百分之四十的新婚亞裔婦女嫁給了外種族的男性, 而只有將近百分之二十的新婚亞裔男性與外種族通婚。數據說明了在美國,將近百分之八十的亞裔男性與亞裔女性結成伉儷。而華裔是亞裔中的絕大多數,所以在美 國,華裔女性在婚姻市場上是十分緊俏的。這就導致了很多華裔或者在華的中國男性回到中國用一種原始而簡單的方式尋找太太——相親。
學校名稱:日本日本大學 にほんだいがく 所在位置:日本,千代田區學校設置類型:綜合性大學創建時間:1889年學歷:預科 專科 本科 研究生 學校性質:私立學生人數:81100人院校地址:6563
在傳統的中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締結了婚姻。新夫婦在婚前甚至沒有見面的機會。但是這種傳統有了新的解讀方法,李先生利用三周的圣誕假回老家相親,并且希望能在新的一年接一個新娘去西雅圖。
當被問到如何與未來相親認識的女朋友溝通,李先生很高興近年來網絡和多媒體技術的發展,并表示可以用skype和 qq等聊天方式。李先生通過相親已經見了七位女性了。這些女性無一例外的都是李先生的家庭和朋友介紹來的。“我不需要她們長相出眾,我只希望她們能多關注 家庭,而不是無止境地去參加各種派對。”但是李先生也承認通過相親的方式,出色的外表確實很能吸引人的目光。“因為我不了解她們啊,我能了解到的也只有外 表而已。”
現在李先生已經回到美國并且和兩位女士保持了聯系,“從朋友做起,”他說。
李先生的家庭有很多人脈能為他找到七個相親對象,但另外一些人就轉向專業公司尋求幫助。來自世紀佳緣網站的相親顧問 盧小姐,表示她現在同時有四五位定居國外的華裔顧客。并稱將根據尋找妻子的難易程度,收取五萬至十萬的費用。例如一米七八的男士可能就會比一米六八的男士 更容易找到另一半。
學校名稱:日本日本大學 にほんだいがく 所在位置:日本,千代田區學校設置類型:綜合性大學創建時間:1889年學歷:預科 專科 本科 研究生 學校性質:私立學生人數:81100人院校地址:6563
大型相親交友節目——江蘇衛視的非誠勿擾也為海外人士開了海外專場以滿足大量需求。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