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都市的西北,早稻田的森林中,矗立著我們的母校……2011年9月24日早,當我踏入大隈紀念講堂正門的瞬間,便聽到縈繞在大廳中的早稻田大學校歌,頓時一股暖流涌遍全身。聽到這校歌后,多年來為取得學位在學術領域中孤獨地奮戰而付出的辛苦、勞累在片刻間一掃而光。2011年9月24日這一天,迎來的是遲遲的博士學位授予儀式。
在日本,櫻花盛開時節是一年一度的開學典禮及畢業典禮的時期。在這個季節里,從幼兒園到大學,即所有的教育機構和場所都忙著舉行各種各樣的入學儀式及畢業典禮儀式。在那些日子,從參加儀式的本人到隨行家屬都會穿上禮服盛裝,乘車前往舉行儀式的地點。早稻田大學也不例外。
然而,不尋常的是,此現象在2011年9月24日并沒有出現。原定為2011年3月26日舉行的畢業典禮,因為日本3·11大地震的發生,被推遲了半年。以往的畢業典禮都是在寬闊的紀念會堂舉行,可是2011年9月24日這天只為被授予博士學位的博士們舉行典禮,并且是在大隈講堂舉行。大隈講堂既是早稻田大學的象征,又是早稻田人引以自豪的建筑物。
早稻田的典禮
9時整,博士生們按照規定在大隈講堂集合,聽教務主任介紹了典禮儀式內容后,便進入著裝程序,即:穿博士服,戴博士帽,佩掛博士章。
早稻田大學的法學博士學位取得之難在日本是眾所周知的。備受研究領域的孤獨與寂寞之煎熬的過程,曾讓多少學人不得不選擇了中途放棄。自從被通知學位論文通過,將被授予博士學位后,我未曾感到有多興奮,有多自豪。原因很簡單,為獲得學位付出的辛苦太多了,以至于萌發了“可以暫時歇歇了”的念頭。說實話,我也曾動搖過,懷疑過自己的選擇——人生是否應該這樣度過?然而,我之所以能在法學道路上鍥而不舍地堅持著走到今天,就是作為一名中華兒女,愿意將自己的名字永遠地刻在有著100多年歷史的早稻田大學的法學博士名簿上。
11時30分,博士學位授予典禮正式開始了。博士生們在高亢的校歌聲中,聽到自己的名字后走上舞臺接受博士學位證書,我是第8位被授予學位的。當理工專業的博士生上臺時,聽到從座席中傳來“某某君,辛苦了!”的喊聲后,我的淚水也情不自禁地奪眶而出。這是感慨的淚?還是幸福的淚?是辛苦的淚?還是被理解后的淚?多種情感此時此刻交雜在一起。回想起大學院的學習過程來,那簡直如同在荒蕪的沙漠中行走一般,既找不到路標又看不到目的地,只能默默地承受著孤獨的煎熬,艱苦地前行。確切地說,我的眼淚正是這種經歷在得到理解后那種百感交加而引起的情緒宣泄。我想此時此刻無論是取得學位的博士,還是正在奮斗中的大學院的院生們都擁有同樣的感受。
告別校園生活
在即將結束一天的典禮活動時,我穿著博士服特意去了伴隨我8年的早稻田校園。我要匯報我的成績并表示我的謝意。首先去的是8號樓法學學術院前的廣場,向矗立在那里的大隈總長的銅像,深深鞠了一躬。在早稻田漫長的學習生活中,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磨練了意志,擴展了胸懷。感謝早稻田大學給了我很多人生的感悟,在不知不覺中,耳濡目染地接受的早稻田精神的熏陶與滲透,將會影響我今后的人生。再者是感謝早稻田為學生們提供的國際化的學術研究氛圍,提供了擁有龐大藏書量并遍布校園各個角落的圖書館、資料室。作為早稻田學人為曾享有過這個學術資源世界而感到幸福和榮耀。
典禮活動余音未盡,從大隈講堂頂部傳來了鐘聲。已是午后4時了。因為我對聲音特別敏感。往日聽到這鐘聲總覺得不響亮,曾經天真地設想過,等我具備一定的經濟條件后,我將出資為早稻田制造一鼎洪亮的鐘。然而,此時此刻的我感到從沒有聽到過這么悅耳的鐘聲。這鐘的設置是借自海明威的代表作《For Whom the Bell Tolls》,其寓意是此鐘是為早稻田人而敲響,時刻提醒早稻田人“要樹立自主自律的精神”。
我們引以自豪的名字,是親愛的母校。(孟仲芳)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