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現在打他們的手機都打不通了,給他們留言也不見他回復。”僑胞阿榮(化名)抱怨道。
據西班牙歐浪網報道,來西班牙不過幾年的時間,僑胞阿榮(化名)稱自己所認識的朋友不多,但和自己有過人情往來的人卻有不少,自己每年送出去的紅色禮包都高達數千歐元。
“大多都是工友、老鄉什么的,結婚生孩子,人情幾乎都少不掉。”阿榮說,有些人情,明明是可以省掉的,自己也不想 去,但周圍的熟人和朋友一鼓動,自己也不得不去。“有時候是在同一個店里上班的人都有送,就我一個人不送,這也實在說不過去,所以碰到別人結婚或者生孩 子,我也少不了包個紅包。”就這樣,不知不覺幾年下來,換過數份工作的阿榮也認識了不少的朋友和老友,累計送出去的人情也高達數千歐元。
“我當時也這么想,反正我也還沒結婚,到時候要是結婚和生孩子,這些錢也都能收回來。”阿榮說,自己原本沒有寄希望 于這些禮金上面,但送出去的多了,自己也不得不開始盤算日后要是結婚會有多少的人情可以收回來。“到時候,擺酒席不僅可以把這些送出去的錢給收回來,而且 婚禮也會顯得比較隆重熱鬧,不會太寒酸。”在阿榮看來,自己到時候結婚在國外擺酒席肯定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抱著這樣的想法,遇到人家喜事連連的時候,阿 榮“出手”也很大方,送出去三五百的禮包也不計其數。“送出去多,到時候收回來也多,反正這錢他們回禮也少不掉的。”但令阿榮沒想到的是,即便是自己對認 識的朋友熟人抱著諾大的誠意,但等到自己有了對象打算擺結婚酒時,卻遇到了冷場。
“今年年初,我認識了現在的女朋友阿穎,我們兩個年齡也不少了,所以經過接觸了解后,也打算在這邊成家立業。”阿榮 說,自己認識阿穎后沒多久,兩個人就一起同居了,直到今年夏天,趁阿穎度假期間,兩個人還一起回中國見過了彼此的父母并且領了結婚證,而雙方的家長對這婚 事很滿意,而當時的阿榮和阿穎也決定,兩人回到西班牙后,也要擺上幾桌,最起碼把雙方曾經送出去的人情都收回來,到時候還可以用多下來的錢當本錢開家店。 “阿穎在有很多親友,所以到時候我們兩個加起來的親友應該也有十來桌。”在阿榮看到,這十來桌的朋友里,至少也有兩三桌的來賓是自己的朋友,所以到時候, 自己就可以把先前送出去的人情收回來一些。
然而事情完全沒有阿榮所想的那樣簡單,在阿榮和阿穎度完國內的蜜月,回到西班牙后選擇了農歷年底的一個黃道吉日打算 補辦婚禮酒席時,卻讓阿榮感到非常難堪的是,當自己再度聯系這些較長時間沒有往來的朋友時,發現他們的電話都變了。“這些人都和我有人情往來的,我本來打 算先和他們打個招呼一下,沒想到他們的電話都換掉了。”阿榮說,在確定了日子之后,自己就開始聯系這些朋友,但令自己感到驚訝的是,自己一口氣打了幾十個 號碼,能聯系上的不到二分之一。
“有些聯系上了,聽說我要結婚,也很爽快地答應自己過來,但有些卻推說自己已經訂了回國的機票不能來了,更有些人連 電話都打不通,甚至很長時間都無法聯系得到。”阿榮說,在這些朋友里,基本上所留的都是對方單一的手機號碼,也沒什么其它電話,如果打一個手機號碼找不 到,幾乎也別想著通過別的方式找到對方。“畢竟當初送出去的時候,我是心甘情愿的,而且當初送的是人情,不是借給他們的欠款,所以他們收下了,現在不來, 也很難追究,畢竟錢都在人家手里。”
在自己在反復聯系了數十天之后,還有三五個號碼處于停機狀態,最令阿榮氣憤的是,甚至有些人還直接拒絕了阿榮的請柬 稱自己來不了,而且也沒什么表示。“要是當初不收我的禮金不來也就罷了,現在不來這不就告訴我,禮金也不想送了么?”阿榮說,這些人和當初要自己送禮金的 殷勤電話相比,簡直就過份到了極點。“我真懷疑當初他們的人情是不是就是為了收禮金來的,但這樣的做法也太有失誠信了。”阿榮表示,結婚請朋友過來,雙方 都是你情我愿的,本身來是人情去是債,收錢的時候爽快,但也不至于等到“吐錢”出來的時候就原形畢露了。
【www. - 新聞資訊】海外:華人困與惑:結婚禮金該不該送?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