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為止,韓國所謂的“中餐館”以外送為主銷售完全當地化的炸醬面、糖醋肉等“中國菜”。而最近,韓國出現多家推出 正宗中國菜的餐廳,吸引著不少韓國客人。記者近日走訪三家在首爾營業的中餐館,了解到最近中國菜在韓國十分走俏,并發現,韓中兩國老百姓在飲食文化交流上 并沒有那么保守,為增進彼此了解在作努力。
據中新網援引韓聯社報道,隨著韓中人文交流日益活躍,去過中國的韓國人越來越多,韓國人對正宗中國菜的需求也隨之增 加。在此情況下,中餐館在韓國以多種形式存在。這大約可歸納為三種,即銷售韓式中國料理的中餐館,推出正宗中國菜的中餐館,還有將韓中兩國特色適當融合在 一起的中餐館。
正宗中國菜在韓國“吃香”:包子鋪和麻辣香鍋
位于首爾兒童大公園地鐵站附近的“包子鋪”是一家中國人經營的包子店。該店老板吳雷介紹說,比剛開業的今年9月相比,銷售額增長了約20-30%左右。客人當中,當然會有前來用餐的中國留學生等中國人,但韓國客人占90%以上,而且“回頭客”比較多。
他說,鑒于韓國人口味清淡,稍微調整包子餡中肉和其他材料的比例,減去了油膩的味道。除此之外,其他都是“原封不動”地從中國帶來的正宗包子味。
位于首爾景福宮地鐵站附近的高檔中餐館“麻辣香鍋”銷售火鍋、麻辣香鍋以及鐵板茄子、鍋巴肉等幾道炒菜。該餐廳老板兼廚師高寧潤(韓國人)介紹說,與今年5月開業當時相比,目前銷售額約增長了3-4倍。
高寧潤表示,該餐廳銷售的菜完好保留著正宗的中國味道,并沒有對飲食進行當地化。由于餐廳離中國駐韓大使館很近,大使館職員也常來就餐。此外,中國留學生也會前來光顧。但來訪的客人絕大多數為韓國人,其中去過中國的韓國人不少。
味美價廉:恭喜面館
“恭喜面館”鐘路店店長金敏禹介紹說,一般而言,韓國的中餐館呈現兩極化現象。韓國最普通的“中國菜館”以外送為 主,徹底按照韓國人的口味改良了中國菜,基本上已經不能說是地道的“中國菜”了。而高檔餐館賣的是比較正宗的中國菜,但價位較高。恭喜面館就是介于普通和 高檔之間的中餐館,基本保留正宗中國菜的原味,但稍微考慮了韓國人的口味。這是恭喜面館最大的特點。
金店長說,光顧這家店的顧客不少,月均收入約達到5000萬韓元(約合人民幣274468元)。
來自山東煙臺的韓文黎是2008年被請到這家餐館工作的。韓師傅在煙臺當了15年的廚師。據他介紹,與在中國做菜不同,因為韓國人愛吃辣,在這里做出來的菜也比較辣。最受歡迎的是,糖醋肉和干烹雞,價格合理,味道比較符合韓國人口味。
從上述三家餐廳的經營情況可了解到,“非韓式中餐館”的銷售業績十分可觀,表明正宗的中國菜日益受到韓國人的青睞,在口味上向來比較保守的韓國人開始接受了來自海外的味道。
值得一提的是,在韓國開中餐館的中國老板不斷研究韓國人的口味,嘗試對中國菜加進韓國口味的因素,而從中國學會中國菜的韓國老板卻在韓國推出正宗的中國味道。由此可見,在民間層面,韓中老百姓還是在努力互相借鑒和學習。
《正宗中國菜在韓國“吃香” 中餐館形式多種多樣 - 華人 - 歐洲新聞》本文來源:(留學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