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20日,招商銀行與貝恩管理咨詢公司聯合發布《2011中國私人財富報告》顯示,中國有50萬人投資資產超過千萬。受訪的億萬富翁中,約27%已經完成 了投資移民。同時,中國社會科學院上周發表一份調查報告顯示,中國千萬富豪中有超過60%的人希望移民國外。不僅是富人,高薪白領中的移民傾向也一直未曾 冷卻。某論壇曾有過“現在年薪十二萬以上的人士幾乎全都想移民”的帖子,雖然言過其實,但后出走時代正在悄悄來臨。
富人出走:給財產加份保險
據 《中國新聞周刊》報道,招商銀行最近發布的《2011中國私人財富報告》稱中國有50萬人的資產超過千萬元,其中廣東的千萬富翁最多,以7萬人之數占全國 千萬富翁的15%。富翁們的投資移民意愿十分強烈,在千萬富翁級別,將近60%受訪者已經完成投資移民或有相關考慮。在億萬富翁(可投資資產規模在1億元 人民幣以上)級別,約27%已經完成了投資移民。
第二個孩子出生后,靳先生決定全家移民。2008年,在信息產業中掙到第三個億的靳先生第一次萌生“出走”的念頭,“一個朋友談到一個合作項目,純粹從商業投資角度出發,考慮是不是要出去試試看。”作為一個成功的商人,靳先生對商業機會一直都保持敏銳嗅覺。
這個念頭很快就被打消,原因是靳先生察覺到那時候房地產“會再起來”。他果斷地將資產投入高端豪宅市場,先后出手買進賣出幾套公寓,隨后又以5000萬入手兩套位于上海市中心黃金地段的江景公寓。
靳 先生的房產投資在2010年戛然而止。“已經到了高位,各種政策的傾向性也模糊不清。”他開始為自己的資產尋求新的投資方向。“賺錢快當然是在國內,但什 么事情都是兩面性的,風險當然也會高。”真正促使他下決心出走的,是長期合作的兩位官員離職。“我們想讓組建的公司在國外上市。”靳先生含糊其辭。
近 年來,中國富豪移民海外成風,很多國家大幅提高移民門檻。2010年,各國移民政策發生巨大調整,加拿大投資移民五年返還本金的投資額從40萬加幣增加到 80萬加幣,一次性投資無返還的投資額從12萬加幣增加到了22萬加幣。新加坡投資移民的投資額從150萬新幣增加到250萬新幣。這些國家投資額的增幅 幾乎都超過一倍。只有美國,由于現行移民法要到2012年9月30日結束,所以投資額暫時未上調,還保持原來的50萬美金,受到了廣大投資人的熱捧。
但這樣的嚴格調控也無法阻攔移民潮。即使加拿大政府將每年移民配額都給中國,僅北京香港兩地的申請,也需要13年半才能“清空存貨”。
靳先生的第一站是香港。在九龍入手一套2千萬宅邸后,他計劃先讓妻子和兩個孩子定居香港,隨后謀求移民美國或加拿大,最終全家移民定居。
有數據表明,2009年千萬富翁投資性房產配置的比重是17.6%,今年初降到13.7%,而投資移民的比重不斷攀升,這個群體的投資熱情逐漸轉到移民領域。據了解,促使這一人群考慮移民的最重要的三個因素分別是:方便子女教育、保障財富安全、為未來養老做準備。
生活環境:集體焦慮
毒奶粉、瘦肉精、地溝油、染色饅頭、毒豆芽……食品安全事件接踵而至,溫家寶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直言,“誠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經到了何等嚴重的地步”。
100 年前,美國作家厄普頓·辛克萊在小說《屠場》中描繪了食品加工工廠中令人作嘔的場景,傳說當時的美國總統羅斯福在白宮邊吃早餐邊看這本小說,結果讀到這一 段頓時將口中的食物吐了出來,隨后立刻責令美國農業部著手調查。同年6月,美國國會即通過了食品和藥品法案以及肉類檢查法案。
而現在,普通市民面對各類食品負面報道已經習以為常。當四周充滿類似的問題,似乎除了出走別無他法。“再怎么有錢,就算吃的喝的全都買進口的,但總不能把每時每刻呼吸的空氣全都換一遍吧?”有網友如是評論。
無論是富人階層、高薪白領、普通打工者、還是去海外尋求發展的留學生,對于“出走”和“留下”兩者的生活環境比較幾乎高度一致。
網 上曾有張對比圖,美國華盛頓的天空碧藍,但當地政府警告說今天的空氣污染不適合大多人生活;另一張是北京霧蒙蒙的景色,圖片說明則是“輕微污染”。位于北 京的美國大使館上有個空氣質量監測器,每天報出的污染指數都高于當地預告,而北京的使館區已經算是當地空氣良好的區域了。
2010 年,第一個孩子出生,忙于商務的靳先生開始將重心放在女兒身上,也是這時,他開始關注食品安全。“以前朋友聚會也會說到,但是那時候沒什么感覺,就當新聞 一樣聽聽。”主動關注之后,靳先生不禁嚇一跳,“有錢能改變很多東西,但是對于整個環境來說是無能為力的。”現在,靳先生的女兒一歲,兒子相繼出生,“我 小時候還沒那么多這個毒那個毒,大家吃的東西雖然品種比較少,但至少是安全的。現在怎么辦?難道我自己種菜給小孩吃啊?!”兩個孩子讓靳先生加快移民腳 步,“今年年底應該就能辦妥香港定居了。”他說。
高薪白領:后代、養老、安全感
相 對于靳先生這樣的投資移民,陶念想走的則是技術移民這條路。出生于1980年的陶念結婚兩年,小夫妻正在考慮要個寶寶。與此同時,移民的問題也被提上議事 日程。“我姐姐在加拿大,8年前移民的。”對于陶念而言,移民的優劣一目了然。“要看去的目的是什么,上一輩人移民都是去打工洗盤子,只要合法留在那里就 可以。但是我們現在考慮的東西更多。”
上世紀70年代末及90年代初,中國先后出現過分別以底層勞工和海外華人親屬為主的“移民潮”,而這一撥,自新世紀元年始,移民主力轉向新富階層和知識精英,對應方式主要為投資移民和技術移民。
加 拿大強烈吸引陶念的地方和其他人沒有太大出入環境良好、福利優厚、教育資源豐富。“我和太太都是獨生子女,我們兩個人要照顧四個老人,如果我們移民,間接 來說他們的晚年也會比較有保障。”考慮完老人,自然還要考慮孩子,“如果準備好要寶寶,出生在那里很多事情都會比較方便。”
但 移民并非完美無缺。“我們現在這個年齡過去,基本上可以看到以后幾十年都是同樣的生活。除非特別特別優秀,否則職業上不會有太大的發展,同時也不屬于那里 的主流人群。”陶念大學讀的是建筑專業,目前從事的也是相關職業。通過和姐姐充分溝通,陶念清楚認識到移民后的負面效應。“換句話說,我們過去就是為了小 孩為了老人,自己的發展機會就只能犧牲掉了。”陶念如是說。
澳大利亞移民部日前公布了技術移民打分系統的新 政策,并于2011年7月1日起開始實施。據了解,最新的移民計分系統與現行政策最明顯的區別,是那些擁有高等學歷、語言能力優秀且有豐富工作經驗的優秀 白領在移民方面更具優勢。澳大利亞的國際教育業也因此正式揭開“白領移民時代”的序幕。1/2 《中國新移民潮:不以“打工洗盤子拿居留”為由 - 華人 - 歐洲新聞》本文來源:()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