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新網報道,清晨時分,位于云南省瑞麗市的珠寶街就開始熱鬧起來,整條街上車水馬龍,沿街的上百家珠寶行生意都十分紅火。此時,萬福珠寶店的老板屈生濤拿著玉石正向顧客介紹著“種水”、“色澤”,滿口的瑞麗方言,很難想到他原本是一名緬籍華人。
在經熟人介紹后,中新網記者(以下簡稱記者)28日見到了正在做生意的屈生濤。今年才28歲的屈生濤十分健談,得知記者的來意后,便放下手中生意與記者交談起來。
屈生濤告訴記者,在他爺爺那一輩的時候,全家從云南騰沖縣到緬甸做生意并在當地安居,那時候父親跟著爺爺在緬甸一座 礦山打工。這樣的生活持續到屈生濤出生,因為戰亂等原因,父母決定帶著年幼的屈生濤回國。回到云南后,屈生濤的父親靠著在緬甸積累的人脈和經驗,開始做起 珠寶生意。隨著云南經濟環境的日益改善,屈生濤父親的珠寶生意越做越好,而屈生濤也因此從小就開始接觸珠寶。
但作為一個80年代出生的人,屈生濤骨子里透著傲氣,他不愿就這樣繼承了父親的家產。他先是選擇在中國一個高校里學習緬甸語,畢業后與女朋友一起開了個服裝店做起邊貿生意,積累下第一桶金,此時的屈生濤剛滿23歲。
屈生濤是從2007年開始干起了自己家的老本行,在瑞麗經營起一家珠寶店。現在生意非常紅火,屈生濤跟記者說這些的時候也顯得十分得意,“我曾經的最高紀錄是一串項鏈賣了1800多萬元人民幣。”
現在的屈生濤落戶在瑞麗。他還娶了一個漂亮的中國媳婦,有了一個孩子。
作為“80后”的人,屈生濤也十分喜歡網絡、籃球。他在互聯網上用聊天工具結交四海的朋友,還參加了當地的一個業余籃球隊,經常與隊友聚會娛樂。
屈生濤每年都到緬甸進口玉石毛料,然后拿回來找人加工。隨著自己的珠寶生意越做越大,屈生濤想有一個自己的加工廠,有專業的雕刻師,能做出好的作品,特別是能代表中國玉文化的作品。
屈生濤覺得自己的想法一定會實現的,正如當年父親帶著他在瑞麗的一條小街上用木板搭個桌子就開始賣起珠寶,而這條小街正是現在的瑞麗珠寶街。
結束完采訪,屈生濤順便給記者介紹起玉石的行情來。記者在他的柜臺里見到一對雕刻十分精美的玉雕,他告訴記者,“這對玉雕多少錢都不賣,我們中國人習慣講傳統,這一對我要留給兒子,然后一代一代的傳下去。”
【www. - 新聞資訊】歐洲:80后華人云南瑞麗締造“掘金夢”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