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濟南日報:在近日舉行的濟南市首批引進海內外高層次人才簽約儀式上,9名海內外高層次人才與濟南市簽約,同時被授予“泉城特聘專家”稱號。這9名高層次人才中有6名在高新區創新創業,分別是:高新區引進的高層次創業人才胡卉、李文保、陳雷,山東華光光電子有限公司引進高層次創新人才王璞,山東華芯半導體有限公司引進高層次創新人才李宏志,浪潮集團引進高層次創新人才陳繼承。他們的創新創業方向涉及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新材料、現代服務業等領域。
21世紀是高素質、高智力人才角逐的時代,人才資源是生產要素中最活躍、最重要的因素。高新區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科技強區”戰略,通過政策創新、制度創新、服務創新,不斷優化人才環境,構建高效人才保障體系,為全區建設和發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撐,海外高層次創新創業引才工作走在了全市前列。
高新區結合實際,制定了《關于加快創新創業發展的若干規定》,每年從當年財政預算收入中安排不低于10%的資金設立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資金,充分發揮政府財政資金在創新中的引導作用。連續兩年對在科技創新、人才培養、膨脹發展等多方面取得優秀成績的企業進行表彰,資金達3100多萬元;經高新區主管部門引進或者認定的高層次科技人才創辦從事高新技術研發和高新技術成果轉化的企業,經管委會核準,給予不超過100萬元貸款一年貼息扶持。為進一步加大高層次人才引進力度,高新區正積極制定高層次人才引進配套政策,擬設立引進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專項資金,支持額度計劃每年達到1000萬元以上。
處于創業初期的中小科技企業往往具備較強的技術創新能力,但資金比較短缺,技術研發設備簡陋。高新區在原有各類技術平臺的基礎上,不斷完善功能,為企業創新創業發展提供了科研條件和技術支持。堅持規范化、高標準要求,不斷增加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投入。加快16.6萬平方米ICT總部基地、占地4000畝的“齊魯外包城”、12萬平方米的醫藥創制平臺等專業孵化器建設和占地560畝的ICT中小企業制造基地建設,為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提供充足的發展空間;做好30平方公里產業區的規劃,滿足項目產業化的用地需求;在現有研發區增加商務酒店、專家公寓等高端配套設施,進一步營造高度國際化的商務與生活環境。
目前,高新區二、三產業共有專業技術人才2.8萬人,其中博士、碩士3900多人,高級專業技術人才4500多人。海外高層次人才的積聚回歸和一大批高、精、尖項目研發成功為高新區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截至2009年底,高新區吸引了來自美國、英國、法國、德國、瑞士、加拿大、俄羅斯、日本、印度、韓國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60余名留學歸國人員,累計創辦留學人員企業400余家,在孵留學人員企業165家,在孵高科技項目370余項,涉及電子信息技術、生物醫藥、交通裝備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領域,其中近100個項目達到國內外領先水平,申報專利500余項。通過高新技術產業人才隊伍的大力建設,不斷增加科技投入,深化“產學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轉化,促進了區內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的提升,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和產品。開發高新技術產品560多項,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占85%以上。累計實施市級以上科技項目1420多項,其中國家火炬計劃項目130多項。
今年,高新區將依托自身優勢,整合國家信息通信國際創新園、濟南留學人員創業園、齊魯軟件園資源,積極申報海外人才濟南創新基地。圍繞國家重點基地研究發展計劃、國家高新技術研究發展計劃確定的創新項目,重點引進一批能夠突破關鍵技術、帶動新興學科的海外高層次創新型人才,精心打造科技創新品牌,把高新區建設成為國內外高端人才和投資的重要聚集區,成為利用國際資源提升高新技術自主創新和產業發展的重要基地。(祝蕾)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