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世界日報》報道,在洛杉磯從事市場工作的小文及歸國后在武漢大學動力與機械工程系當教授的胡雪蛟,近日參加洛杉磯地區“中國國際海歸協會”聚會時表示,強烈感受這兩年內,海歸隊伍不斷壯大。
小文說,早就動了回國發展念頭,并在網站認識不少朋友。目前在一家公司工作,老板連綠卡也不想替她辦,希望回國自己開公司。小文說,華人海外創業很困難,多是給人打工;而國內目前市場潛力大,很適合希望創業的人士打拚,雖存在風險,她仍躍躍欲試。
胡雪蛟清華大學畢業,2001年來美國史丹福大學念博士,畢業后到英特爾公司工作,薪水不低。但三年后發現,工作限制多,發展空間小,雖生活穩定,卻距離他的理想很遠,決定回國作教授。他說,在國內大學應聘就是教授,加上海外名校畢業,受到更多尊重,不到一年,他已出任副院長,并有很多機會展示研究。
胡雪蛟和小文都表示,不同行業海歸人士要做好不同心理準備,在國內境遇也不同。
例如研究、技術類人才往往只要個人背景、能力。但一些講究人際關系、社會關系要求高的職業,對海歸人士來說,往往會“水土不服”。
在海歸組織中,也有很多人“不得不”回國,有的是獨生子女需要回國照顧生病的父母,或像將于4月歸國的郭小姐一樣,回國主要是戀愛失敗,寧愿回去相親。即便如此,越來越多留學生不再被“綠卡”牽絆,而是更積極主動的選擇人生方向。
海歸也有地域影響,家在大城市、原本生活條件不錯或國內有勢力、背景的留學生更傾向于畢業后回國,回去的生活比在美國“打工”更有前途。但來自小地方、家境不好的留學生則更愿意留在美國。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