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奧巴馬日前訪華時宣布將擴大中美留學生交流規模,在隨后公布的《中美聯合聲明》中,明確了雙方在互派留學生層面的合作和計劃,這也是迄今為止中美兩國政府首次在聯合聲明中涉及留學政策的內容。這一舉措是否預示著中國學生赴美留學人數將會直線增長?赴美留學會變得更容易嗎?記者近日采訪了專做美國留學的學美留學首席顧問張恒瑞先生。
觀點:留美人數增長、學習種類多元化
據美國國際教育協會近日公布的一份年度調查報告顯示,2008—2009學年中國內地赴美留學人數達9.8萬人,較上學年同比激增21%。據了解,隨著2006年美國簽證政策的放開,近幾年中國學生赴美留學人數一直保持著增長。同時,耶魯碩士、學美留學張恒瑞認為,中國學生赴美留學學習種類的多元化是必然的趨勢,最早主要是開放學位課程及優先審核有獎學金的博士生和國家公費生的簽證,如今在美的日、韓留學生就讀學位課程(本科、碩士或博士)的人數要遠低于讀短期語言課程、暑期課程、證書課程和文憑課程的學生,而且長短任選。而能否實現中美雙方真正意義上的對等的留學及文化交流,現在關鍵要看的就是美國今后一段時間是否會放寬短期學習簽證。
建議:理性選擇學校專業,學習仍需努力
很多人都知道美國高校實行‘寬進嚴出’,要拿到文憑很不容易。其實不僅如此,張恒瑞告訴記者,美國大學尤其是名校還實行嚴格的淘汰制,因此,學生不可產生松懈心理,仍要理性選擇適合自己的學校和專業。張恒瑞解釋說,很多美國名校對于中國學生的挑選是分開審核和單獨考慮招生名額的,本科階段國內有很多優秀學生選擇在國內就讀北大、清華、復旦等國內名校,而國內大部分有條件的優秀學生申請研究生院時都會優先考慮申請美國。所以在不完全競爭的情況下,實際上有很多學生進入美國前50名的本科名校,某種程度上還是靠著中國學生的保障名額,這并不意味著這些學生在綜合條件和聰明才智上足以和美國高中畢業生中所挑出的精英來競爭。國內學生總是有這樣的誤區,認為美國學生數理不如自己的數理基礎好,國內家長也總認為自己的小孩能力非常好,事實上,美國名校中選擇工科專業的學生其數理天賦都絕非一般,國內學生在錄取之后如果沒有比美國學生加倍付出努力,反而無法面對美國前50強名校的美國菁英和世界菁英的競爭,在大學的前面兩年就迅速敗下陣來,無法挑選自己原先想讀的專業,嚴重者甚至被學校“掃地出門”。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