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24日,澳洲國家統計局的季刊《澳洲社會趨勢》上發表的一篇報告指出,許多中國人和印度人都把赴澳洲留學當作獲取居留資格的捷徑。“2007-2008年度,共有4萬4千名中國人和印度人獲得了澳洲永久居留權,其中36%是在澳洲本土遞交申請的,且大多是學生。”中國和印度分別是澳洲海外留學生的第一大和第二大來源國,兩國留學生總計為澳洲的國際教育產業貢獻了51億,超過產業總值的三分之一。
國家統計局還指出,來自中國和印度的技術移民數量也有顯著增長,這和兩國各自人口的迅速增加不無關系。“2008年,在中國出生的澳洲人達到31萬,約是20年前的6倍,而印度人的數量達到24萬,約是20年前的4倍。目前在澳洲居住的中國人和印度人中約五分之二是在2006年人口普查的前5年中來到澳洲的。”
移居澳洲的中國人呈現出女多男少的現象,男女比例為85:100;而印度移民正好相反,男多于女,男女比例為137:100。報告并沒有解釋中國移民男女比例失衡的原因,但卻抨擊了印度移民男女比例失衡的問題。
學校名稱:澳洲昆士蘭科技大學 Queensland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所在位置:澳洲,布里斯班學校設置類型:創建時間:1882年學歷:學校性質:公立學生人數:40000人院校地址:Queensland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tudent Business Services Victoria Park Road Kelvin Grove Q 4059 Australia 電話:61 7 3138 2000 傳真:61 7 3138 3529 Email:enquiries@qut.edu.auhttp://aozhou./school/9820
報告還指出,和其他澳洲人相比,中印兩國移民的受教育程度更高。印度移民擁有學士學位的比例是其他澳洲人的3倍,而中國移民擁有學士學位的比例是其他澳洲人的2倍。報告還歸納了中印兩國移民所具備的共同特征:他們大多生活在大都市,年齡低于39歲,已經成家立業,且膝下兒女承歡。
出口商Austrade首席經濟學家哈考特(Tim Harcourt)認為,這份報告展現了澳洲與中國和與印度關系中非關礦產的一面。除了礦業和國際教育產業方面的獲益,中國移民和印度移民來到澳洲也為澳洲的中小企業創造了貿易機會。“人們想起中國總是想到糧食進口,礦石出口,但其實和中國做生意的中小企業也很多。”
24日,前總理霍克在悉尼出席一次會議時表示,要建立起澳中雙邊互利的貿易關系,單靠礦產貿易是不夠的,國際教育產業也是至關重要的。“如果澳洲能夠為本國人以及其他國家的人民提供良好的教育環境,就等于已經為兩國間的永久貿易往來打下了基礎。”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