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08年,中國已經派出接近140萬留學生,而歸國留學人員卻只有39萬,滯留在海外的留學生已經超過百萬。專家大聲疾呼:中國已經是目前世界上數量最大、損失最多的人才流失國之一。(據7月21日《廣州日報》)
“21世紀什么最重要?人才!”這是葛優在電影《天下無賊》中的一句經典臺詞。可是,如何才能留住國內人才,又該怎樣吸引外流的人才呢?
“當中國超過美國的時候,人才自然回歸。”這是一句大實話。可是,在中國人才都往美國跑的情況下,中國憑什么超過美國呢?這豈不是個悖論嗎?
相比之下,政府的一些優惠政策倒是實在一些。比如建立專家庫,為這些海歸提供較高的待遇、較好的科研條件甚至直接提供行政級別或烏紗帽。但這些措施的作用非常有限——以行政手段認定人才的方式本身就不符合人才發現的規律,甚至容易滋生腐敗;這種區別對待的做法也是在人為地制造不公平競爭,而這勢必加劇人才的外流。
更重要的是,任何優惠政策都只能改善“硬件”,而“軟件”對人才更具吸引力。有目共睹的事實是,中國的高校或科研院所越來越像衙門,評職稱要走門路,爭項目要跑關系,學術由權力來考核,水平以官階為標準……這樣的用人環境,怎能不讓人視為畏途呢?
我相信,絕大多數留學生及海外人才是愿意回國的——只要中國的用人環境能改善一點,他們的心就會向祖國傾斜一分。
面對人才外流不斷加劇的現狀,等待“轉折點”是可笑的,“利誘”的功效也是有限的。要打贏21世紀的人才戰爭,我們必須搞清楚人才最看重的是什么,并盡量滿足他們的需要——拿什么吸引你,國外的留學生?這是我們最應該思考的問題。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