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英國哈特福德大學 University of Hartford 所在位置:美國,西哈特福德學校設置類型:綜合性大學創建時間:1877年學歷:學校性質:私立學生人數:7366人院校地址:200 Bloomfield Avenue West Hartford, CT 06117 (860) 768-42969257
BBC英倫網 蘇平
《英倫隨筆》
1978、79年的冬天,是英國多年來最寒冷、最黑暗的冬天之一。狂風、大雪不說,連續的罷工導致交通停滯、垃圾成山、醫院只能接收急診病人、尸體無法入土……那個冬天經常被稱為不滿之冬。
不滿之冬,給英國人生活帶來極大的不便
說起這段往事,是因為突然間,罷工又成了頭條新聞。這一次,要罷工的是人民公仆----公務員、教師等公共服務行業的工作人員。
周末,英國最大的工會之一警告,養老金改革有可能激發1920年代大罷工以來規模最大的工業行動浪潮。公共服務業工會的領導人戴維·普林蒂斯(D Prentis)表示,工會有長期、無限期罷工的準備。
今年,我們是否又將目睹一個不滿之夏?
聯合罷工
上星期,英國公共和商務服務工會PCS、全國教師工會、教師和講師協會先后宣布,將在6月30日舉行為期一天的聯合大罷工。
如果成行的話,此次罷工將是許多年以來英國聲勢最大的一起。屆時,多達75萬的公共服務領域工作人員將罷工、集會、游行,抗議政府的養老金改革舉措。
試想一下,學校關門,就業中心掛鎖,航空管制人員關機,駕駛執照無人簽發,海關邊檢排起長龍……這就是PCS秘書長馬克·賽爾沃特卡(M Serwotka)所說的舉國上下、每一個人都將感受到罷工的影響。
無限期罷工
成千上萬的高中、大學生同一天也有可能罷課。活動分子已經在校園內散發傳單,號召學生與校內是工會代表的老師共同籌劃抗議活動。
監獄管理官員協會POA宣布,所有的支部都將組織成員30日中午在監獄大門外開會,表示對罷工的支持。
全國校長工會已經表示,將表決是否罷工。
其他工會也在觀望政府和工會領導人預定于6月27日談判的結果。
但是,擁有28,000會員的全國校長協會已經表態,會員將就是否罷工投票。由130多萬來自地方政府、保健、教育、志愿者等行業的工作人員組成的公共服務業工會負責人普林蒂斯早就表示,和政府達不成協議,肯定會要求會員投票表決是否罷工。
周末,普林蒂斯還說,我堅信,一天的工業行動不足以讓政府改變初衷,工會有無限期、一波接一波罷工的準備。
搶劫還是搶跑?
不滿之冬,罷工者是在抗議通貨膨脹、工資凍結。這一次,公仆們的抗議焦點是養老金。
英國政府認為,現有的養老金體制不可持續。用財政部第一秘書亞歷山大的話來說,很簡單,人們壽命長了,如今60歲的人平均比1970年代要多活至少10年。社會的進步是有代價的。要求其他納稅人多繳稅、多工作來保證公營企業雇員早退休、多領退休金不公平、沒有道理。
但是,工會卻說,公共服務行業工資一向更低,養老金只是找齊。用賽爾沃特卡的話說,減養老金是政府光天化日之下搞搶劫。
政府指責工會沒談完就召集罷工是大錯特錯。內閣辦公室部長默德說,這是搶跑。
最后一根稻草
其實,對于很多公營企業人員來說,養老金只是壓斷駱駝脊背的最后一根稻草。通貨膨脹持續保持在4.5%以上,但是,工資不僅沒有跟著往上調,從明年4月還要凍結兩年。
政府在公營部門大幅度裁員。今年頭三個月,24,000公營企業雇員丟了飯碗。與聯合政府上臺時比,公營企業已經少了10多萬個崗位。
評論人士說,罷工的成敗,取決于公眾是否支持。如果公眾認為,罷工是倍受壓迫的公仆為了保護自己的權益奮起反抗,工會就有可能得到理解與支持。
今年三月,工會在倫敦舉行大規模示威,抗議緊縮政策。
這也是最讓人擔心的一點。由養老金改革引發的抗議潮,如果擴展到對普遍意義上的緊縮政策的不滿,局面可能會更難控制。
哈特福德大學的工業關系學教授喬治·格爾認為,把今年夏天比作不滿之夏可能有點荒謬,因為一天的罷工與1978、1979年冬天的規模無法相提并論,但他同時警告,如果政府和工會無法達成協議,更多的工會決定罷工,英國很可能會面臨不滿之秋。
別火上澆油
有人提議,政府應該修改現行條例,使罷工更困難。經常被地鐵工人搞得焦頭爛額的大倫敦市長鮑里斯就說,如果投票率過低,就不能罷工(注,決定6月30日罷工的工會投票率在35%左右)。
至少目前來看,政府還是很不情愿修改法律。也許是為了避免給已經緊張的關系火上澆油?但是,許多政府官員表示,如果工會把人往死胡同里逼,修改條例也不是完全沒有可能。
下一步怎么辦?
幾天前,BBC的政治事務主編尼克·羅賓遜披露,過去幾個月,部長們其實一直在和工會磋商養老金改革計劃的詳情。雙方消息人士都說,談判頗有成效。
政客們很清楚,公營企業的員工已經忍受了工資凍結、裁員等打擊,再逼迫他們晚退休、多繳錢,他們肯定會撂挑子。但工會也很清楚,私營領域的人仍然很眼紅公營領域的養老待遇,得到公眾的支持并不容易,而且,偶爾罷一天工還行,要想說服員工長期罷工也很不容易。
羅賓遜認為,拋開大話,幕后,雙方仍然希望達成協議。
可是,現在已經到了雙方都要使出殺手锏的地步了,僅有良好的愿望,恐怕也是不夠的。
好辦法肯定有,問題是,不是每次都能找得到。
(蘇平,2011年6月21日,倫敦)
讀者反饋
英國人民的利益高于政府的利益,聽到英國這么多不平之事,我也想加入工會(但不是共產黨),替英國人民討個公道,希望英國政府不要迫害我(因為我只是其中之一)未署名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