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800名學生走出國門
今年,北京市高考人數和去年相比降幅約為10%,除了適齡學生和復讀生人數減少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一部分考生選擇了棄考留洋。
據悉,目前北京約有近10%的中考畢業生選擇國際高中。有業內人士預計,今后這一比例還將呈現上升趨勢。
據統計,我國出國留學人數每年正以超過20%的速率增長。在北京、上海等地增幅更達30%。在境外留學人數已達127.32萬,相當于一座二線城市的人口規模。
2010年,我國出國留學人數達28.47萬,意味著平均每天即有約800名學生踏上境外留學的旅程。
在美國讀中學 中國人增幅超百倍
另據某教育集團“國際教育研究院”發布的《2011年中國學生留學意向調查報告》顯示:從計劃出國的學生學歷層次方面來看,本科生和高中生將依然是出國留學大軍的主力,留學低齡化成為一種普遍現象。
不僅是大學生、高中生,就連初中生、小學生都蠢蠢欲動。在今年美國、加拿大中學進京招生的留學咨詢會上有一個奇怪的現象,招生學校達到40余所,總招生規模卻不超過400人,平均每校不足10人。
招生咨詢會的組織者、北美寄宿制中學協會的負責人解釋說:“并非美國中學對中國學生失去興趣,而是中國學生越來越多,不少美國名校無需來京,也能收到許多申請。”
據出國留學網http://www.liuxue36.com 介紹,雖然由于匯率、物價等因素,美國寄宿制中學的學費每年上漲5%,普通寄宿制中學每年花費已達5萬美元,稍便宜的學校每年也要近4萬美元,但依然沒有阻擋住中國學生的熱情。
一份來自美國政府部門的統計報告顯示,2005至2006學年,在美國讀中學的中國學生只有65人,而2010至2011學年,美國中學里的中國學生已達6725人,增幅超百倍。
入學門檻水漲船高
面對著越來越多來自中國的入學申請,美國中學入學門檻也水漲船高。五年前,中國學生申請美國中學,會說幾句英語就行,甚至無需面試,而現在,不僅需要提供托福、SSAT(美國中考)、SLEP(美國中學入學英語水平測試)、SAT(美國高考)的考試成績,而且還必須當面測試英語能力,一些名校甚至要求中國學生的英語水平達到美國人的水平,錄取率僅有2%。“英語不完美,很難被錄取。”
雖然進京招生的全是海外高中,但咨詢會現場依然出現不少初一甚至是小學生的身影,“出國是個趨勢,先帶孩子了解了解。”一位女兒剛剛12歲的父親說。“來咨詢的學生一年比一年小。”組織者說。
北美寄宿制中學協會中國地區發言人施怡如介紹,中國學生如能在14歲就進入到美國寄宿中學就讀,未來被美國常春藤大學錄取的機會可提高至少一倍。這也是中國學生和家長青睞美國中學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不少家長也希望能讓孩子換個環境學習,增長見識。“在中國讀書太辛苦,課業負擔太重,而到國外讀書能真正發展自己的興趣。”一位家長說。
提醒
中國逐漸火熱的低齡留學市場也吸引了英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德國、印度等諸多國家中學的注意,紛紛準備加入爭奪中國學生的戰團。業內人士提醒中國學生和家長,低齡留學要考慮家庭經濟承受能力,畢竟從中學讀起到大學畢業需要至少7年的花費。同時,即便家庭能夠支付孩子的留學費用,也不是所有孩子都適合出國。
如果家長沒有打算陪讀,專家建議,孩子在國內打好基礎之后再送去國外讀書,因為這些小留學生的心理仍處于快速成長階段,正形成對于周邊人、事、物的理解,如果這個階段在無成人全職陪護的環境下接受西方教育,可能引發社會適應不良問題,出現思想、無歸屬感等負面情緒,處理不好,部分學生或許會出現氣餒、自責甚至自我放縱。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